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习近平在老区调研为官员廉洁从政树立了标杆

习近平在老区调研为官员廉洁从政树立了标杆

2013-10-15 06:28 作者:空中飞 阅读量:36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时事聚焦报道:习近平总书记一行在革命老区河北阜平县调研,冒着严寒,来到海拨1512米的骆驼湾村,走访慰问困难群众。29日在当地宾馆晚餐,一桌10人,除咸鸭蛋、咸萝卜、腌芹菜和素什锦四4个小凉菜外,仅有热菜四菜一汤:红烧鸡块、阜平炖菜、五花肉炒蒜薹、拍蒜茼蒿;一个猪肉丸子冬瓜汤;主食水饺、花卷、米饭和杂粮粥。总书记特别交代不上酒水(1月1日人民网)。元旦前夕,为新一届领导集体出行轻车简从、生活简朴和普通的家常菜餐饮而感动。看出中央领导言必行行必果、确实是言行一致,中央领导并非在作秀,而是在为切实改变工作作风,弘扬党的宗旨,坚持走群众路线优良传统而不懈努力。

中央新领导班子上任之后,开局令人振奋,完全可以用六个字概括:“亲民、务实、自律”。河北之行,是总书记上任后的第二次外出考察,考察的主题和看望的对象十分集中,表明了党中央把帮助困难群众尤其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总书记此行,不仅带来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更释放出了颇具导向性的改革信号,意味深长。寒风呼啸,白雪皑皑,在太行山深处的偏僻农村,有谁会想到我们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同志能来到这里考察工作,能在新年到来之际将个人的祝福、党的温暖和政府的关爱送到这里呢?他不远驱车3个小时的行程,为的就是能在这里看到百姓真实的生活。

这里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河北省阜平县,也是中国最贫困的地方骆驼湾村,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1000元。总书记明确要求:“要听真话、摸实情,绝不允许弄虚作假。村民有什么说什么,说不上来不要紧,但不能搞培训,更不能导演。村民家里也不许搞装饰,要保持村里生活的原生态,不要为这次考察活动添置哪怕一个新板凳。”他不愿在办公室听汇报,而是脚踏实地地深入到贫困群众当中去,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了解群众的生活,倾听群众发自内心的呼声。他看到大山里的群众,房子低矮破旧,道路高低不平,在生产生活中还有很多困难需要政府解决。他为广大基层官员,树立一个事事亲躬的榜样。知道了农村社会发展的“短板”在何处,回去后好共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计。

晚饭更是让多少官员脸红和羞愧,总书记要求工作餐按家常菜“四菜一汤”的标准,给各级官员们带了个好头,这也是网民议论的最大的亮点。当今官场,下级接待上级,即便是在最基层,也能做到吃最好的,喝最贵的,这都是不争的事实。有些官员早已把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抛到脑后了,什么山珍海味、鱼翅燕窝,什么茅台五粮液、人头马白兰地,咱老百姓八辈子享受不到的,官员都受用了。习总书记的简朴,如同一面镜子。每一位官员都应该在这面镜子前好好照一照,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期待官员不要再讲排场,比阔气,吃坏了党风,喝坏了胃。“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流传在群众中的顺口溜,可谓是形象至极地道出了某些官员公款吃喝的丑恶嘴脸。“酒场就是战场,酒瓶就是水平,酒风就是作风”……一曲曲民谣直戳官员吃喝风。

1989年中央就下红头文件规定官员工作餐,只能吃“四菜一汤”,而到了下面则变成了“四盆一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单位专门到景德镇订购食堂专用盘,这个特制盘比普通盘要大四倍,里面有八格可以分装八道菜,四盘端上来,实际上就有32道菜,菜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数倍,这样的公务招待改革,官员们是笑在眉头喜在心,可老百姓在骂娘。这个规定根本没有约束力,最后干脆不提了。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想怎么喝就怎么喝。俗话说的好“不是自己的钱花着不心疼,钱来的容易,去的更容易”。公款消费过度就是公权私用、公款私花。如此浑浑噩噩大搞舌尖上的腐败,丧失的是党性,失去的是民心,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反思,并以身作则,带头扭转这种不良的歪风邪气。

按惯例,年尾年头各种检查很多。跑关系、拉项目、找财神、评先表模。有检查就有人陪同,有陪同就有饭局。有人陪同泡了八回澡,就免不了有人陪同吃了八顿饭。哪有只泡澡不吃饭的?求别人办事,不吃饭十有九次不成功,不吃饭显得感情不深,关系不铁,哪个会给你办事呢?吃饭是必然的。还不会是简单吃,饭局不会选择在街边的小馆子,起码要么是有野味的特色店,要么是装修豪华的大酒楼。名菜加贵酒,一顿饭动辄好几千,这是人们常说的派头,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要使上级领导吃的高兴,肯定是大吃一顿才有希望解决问题。至于“大”到什么程度,只有酒店服务员与当事人知道,这是不能向群众公开的。

众所周知,许多地方在接待工作中,无论是工作需要还是以公谋私,“四菜一汤”是绝对不可能的。即使是财政再困难、再穷的地方,可以穷教育、穷孩子,可以穷农业、穷农民,但决不会穷接待、穷请客。中央每年都在强调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并为此召开多次会议,可是在没有处罚措施的情况下,基本上没有起任何作用。政策执行不到三天半,就恢复了本来面目,有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接待工作中,好菜、好酒、好烟、好玩已经成了常态。这里面主要原因是上级领导也要吃好的,下级官员也想吃好的。如果上级官员下基层能向总书记这样严格要求坚持原则,下面敢铺张招待吗?接待中的奢侈铺张,已经成为社会公害,严重损害了党群、政群、干群关系,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官员一餐饭,民众半年粮,甚至数年粮,这不是夸张之辞。媒体报道浙江桐乡市公证处的领导们去阳澄湖吃了一次螃蟹,公款报账16万元,该帖马上成为焦点。尽管近年来国家三令五申狠刹公款吃喝歪风,但一些官员却依然管不住自己的馋嘴,造成公款吃喝问题屡禁不止。他让老百姓见识了什么叫挥金如土的气派。如果不是网友爆料,谁也没想到一个县级市公证处里居然有这么丰厚的油水。某些官员到基层,工作是辅,吃喝玩乐是主,非高档宾馆不住,非高档宴席不吃,非大醉不休,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众官员应反省一下,看自己到基层是工作时间长,还是在杯中日月长,是在了解群众的疾苦,还是在接受下属的逢迎?是解决了实际问题,还是在旅游观光?希望官员能从总书记的“四菜一汤”中品出真味,保持勤俭美德,为民众作好表率,把精力投放在工作中去。

公务接待如何瘦身,习总书记的“四菜一汤”无疑为基层接待提供了最佳“样本”。没有酒水的家常菜,如此简单却沁人心脾,如一股温暖的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遏制公款吃喝上顺国意、下得民心,很有必要。干部用公款大吃大喝违背了党的宗旨,助长了党员干部把“吃吃喝喝”当成似乎应该享受的特权思想。在反腐一线干过的人都有一种体会,如今的招待费已经成了一个筐,什么洗脚、按摩,乃至嫖娼都变成招待费往里装。招待费发票太多,时间跨度长,要查清楚非常困难,而且,在大吃大喝的大环境下,反腐败揪住招待费不放,当地领导也不会同意。一些人正是瞄准了这一点,导致招待费往往成了深不见底的黑洞,数字十分庞大。因此,改革公款吃喝势在必行。

负责接待的阜平县宾馆餐厅经理贾春红,向记者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还是中央首长好接待,比以往一些接待简单多了”。贾春红这句话虽短,但是很说明问题,说明现在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改变,也折射出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抑制不住的激动的心情。俗话说,上梁正,下必直。习李新政风气有明显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总书记带头践行“八项规定”,那些省市县以考察调研为名,行公款消费之实的官员又怎能不汗颜呢?要遏制公款吃喝风,恐怕没有什么灵丹妙药,除了领导要带头遵守制度外,关键的就是要有严刑峻法。一是有法令来保障不能让私人吃喝由公款埋单,二是对敢于以身试法者以严厉惩处,施以问责,形成以制度来约束公款吃喝的良好局面。公款大吃大喝屡禁不绝,很大程度上还是没有严厉的问责造成的。

谁说惯例不能打破?最近从全国各部委办局以及各省市传来的消息,各级年终会议都很简单,没有宴请,吃的是自助餐;没有鲜花、贺电贺词之类,会议从简。虽然会议动静没以前大了,但是,在群众中产生的良好影响可不小。这都是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身体力行做的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只要中央带头认真践行勤俭节约和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就会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中央常委已经为全党同志,在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和廉洁从政上树立了标杆和典范。中央领导出行的做法,给人一种亲近感,不封路、无交通管制,无夹道欢迎,随身人员从简,宣传报道从简,与当地农民一对一或者与农民全家座谈,让人们感觉久违的领导干部亲民作风终于又回来了。

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总书记没到华西村等地去视察,而是去贫困地区走访,这说明他心里装着贫困户,他想让大家都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充分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这种做法值得称道,应该效仿。总书记日理万机,尚且能够把贫困户放在心上,当地的官员们有什么理由不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呢?建成小康社会,不在于增加多少富裕人员,而在于减少多少贫困人口。希望所有的官员们都能像总书记那样,为扶贫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新的一年已经正式拉开大幕,相信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将会得到更多的实惠。因为国家领导人在工作中能接地气,敢于求真务实,这让老百姓充满了希望。让我们一起把个人的生命与历史的潮流交汇,将人生的旅程与时代的进步融合,用2013年的日日夜夜,成就一个更加美丽的中国。期待新篇章更美好,人民更幸福。

2013-01-0120:56:32

相关文章关键词

《习近平在老区调研为官员廉洁从政树立了标杆》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