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逝水流年之巍巍城墙

逝水流年之巍巍城墙

2013-10-18 09:14 作者:孤峰 阅读量:39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总是怀念童年的时光,虽然并不富裕,却有仰看风云、爬山袅水、掏鸟烤蛋的经历。童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农村度过的,至今都放不下那段美好生活。农村有承载着中国数万年耕作文化的厚厚黄土,有着苍翠大树和碧绿的小草,有着漫山遍野的果树和红花,更有村北头那座古老破旧的土城墙……

这座城墙不知修建于什么年代,也不知经历了哪些磨难,变成残垣断壁、满目疮痍,但仅此已经足够了,足够成为我们童年时的乐园,足够打发我们童年的烂漫时光。城墙四面是墙,墙高愈十丈,墙厚近一丈,冲南开一门楼,石砌而成。墙壁之上尽是些坑洞,西面已经倒塌,外面种着庄稼。城墙里面有一处像烽火台一样的建筑,周围是平坦的土地,好事者种些绿豆什么的。听村里的长者说这儿曾经打过杖,墙壁上的坑洞就证明了这些。也听人说城墙里埋着无数尸体,似乎曾经有人从下面挖出枪支来。

孩提时,每逢放学或是放假,邀上童年时候的伙伴儿上城墙采地瓜,捉蚂蚱。有时候穿过城墙大门时会有天鹅从门楼顶部的石洞飞出,惊得我们四散奔跑。城墙面南的内壁有攀登上墙的台阶,正应了鲁迅先生的“也许地上本无路,走得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顺着前人的足迹,我们爬上了城墙。城墙上一处开阔的土地上摆着一块方方正正的石头,不知何人留下或是搬上,站在上面可以眺望全村的面貌。稍作歇息,向西走可以走到城墙的尽头,因为西面的城墙已经坍塌。小时候总会走到墙的尽头采那些长在墙壁上的地瓜吃,甘甜可口,稍大些就不敢这样做了,总有些目眩的感觉。向东走需要经过门楼上方的一段窄路,过去后就是一片坦荡,一直可以走过东墙,直至北墙的尽头。我不曾去过那么远,同伴亦不曾如此,置身其上,先不说家长不允许,光是自己就没那个胆识。想必那些未曾涉足的地方会结满地瓜。

尽兴后下得城墙,爬上中间的烽火台,派几个同伴去西面的庄稼地里挖些山药(即土地豆),烧了吃。那时我总是胆怯,在同伴中虽然是年长的一个,却总是落后的一个。后来想想,才发现人越年长越珍惜生命,越怕死。

城墙除了是孩子们的乐园外,也是农村祭奠亡灵和灶王爷的地方。所以这个地方也有成年人的脚印。每当村里死了人三天后,一家人总会披麻戴孝拄着丧棒到城墙的烽火台后面烧纸,发丧的那天也会捧着一辆纸汽车或是一匹纸马到这里烧给亡人,车马里放着些硬币,第二天我们会扒开灰土,找出硬币买水果糖吃。另外,除夕前一天晚上,天刚刚暗下来,父母总会把一些做好的饭菜用器皿乘着去城墙祭奠灶王爷,希冀换来明年的大丰收和衣食无忧。农村的迷信也确实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不少色彩。

搬到城里后我也回过几次老家,开始几年城墙依然风采如旧、威风凛凛,后来有一次回去发现北墙也倒了一半,已经没有过去的神秘了。虽然有几次时间充沛住在老房子,几次想试着寻找过去的旧路爬上城墙,不知是什么缘故每每阻止了我的冲动。也好,就把过去的那些时光、那座城墙、那段童年记忆在心灵的深处,偶尔心血来潮时拿出来回忆回忆,权当安慰自己,籍慰童年吧!

相关文章关键词

《逝水流年之巍巍城墙》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