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又是一年寒秋到

又是一年寒秋到

2013-10-13 03:58 作者:文军贵 阅读量:121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今日下午时分,黄云漠漠,四野宁静,我独坐在玻窗紧闭的山间小屋拜读莫言的大作《蛙》,仍可清晰地感觉到不远处猛烈的冷空气从山城北面穿楼走巷呼啸而来,如火车进站时发出的“呜呜呜”的巨大鸣声让人不免心惊胆战。

此时,我放下书,望着窗外被秋风吹得东倒西歪、黄叶纷落的杂树和山腰秋收后裸露的黄色土地,顿感寒秋已至,时光荏苒。有可能是见景思人吧,这时在我的眼前从寒秋的原野里走来了一位白发苍苍、慈祥仁厚的老人,她就是爱我疼我的奶奶。

那时我的家庭多灾多难,非常拮据,即使在寒秋的日子里,也不能穿上像样的保暖内衣,也没有厚实保暖的袜子,冷冷的山风时时让穿着单薄衣服上学的我手脚发冷,鼻涕横流。

读高一时那个寒秋的一天,我从高中学校放假回家。老远,我就透过山湾里稀稀疏疏的桤木树和光秃秃的柳树看见银发飘飘、衣着朴素的奶奶手拿木扒,佝偻着背,忙碌地在屋前山坡的竹林里捡拾着干竹叶。

“奶奶,您在捡柴呀。”从我的一声呼喊中,做事总是聚精会神的奶奶抬起头,看见满脸通红的我从六十里外的学校回来了,顿时笑得眼睛眯成了一道缝,因我就读的高中学校是一月才放一次假,而且我家离学校很是遥远,全靠步行,回家一趟也不容易。这时,她不再继续干活,连忙背起一大背干竹叶,笑着怜惜地朝着我说:“军贵,你的父母上山干活去了,快到我家来烤一把火,不要弄感冒了。”

永远深深地记着奶奶生起的那堆火,旺旺的,暖暖的,烤干了我湿透的衣服,驱走了我的寒意,解除了我的疲劳。烤火时,奶奶见我穿得如此单薄,还不时流着鼻涕,忙去她装衣服的木箱里拿出一件浅红色新绒衣,让我试试合身不?我不知其意,试了一下,很合身。奶奶笑着说:“孙娃子,这件绒衣就归你了,快拿去穿上,免得着凉影响学习。”我受宠若惊,感激涕零地把那件我梦寐以求的绒衣穿在身上,倍感全身温暖。

我后来从母亲的口中得知奶奶给我的那件绒衣是她秋季平时在岩石参差的石缝里,在错综纷乱的杂草中捡拾别人遗弃的桐子卖钱换回的,她自己平时都舍不得穿,只有走人户时才把那件心爱的、宝贵的衣服穿在身上。我听后心中很是惭愧,想把它立即还给奶奶,可她执意要给我,说:“孙子读书,奶奶也要尽一份力支持你。”我只好恭敬不如从命。

那件绒衣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里一直伴着我从高一穿到了高三,即使在那些寒风呼啸、滴水成冰的霜天,我也没有因为天气恶寒而身体不适,影响学习。后来随着奶奶年事的增高,也随着家庭经济的逐渐好转,父亲给我买了保暖的毛衣之后,才把那件曾伴我度过寒秋冷冬的绒衣还给了奶奶。每当想起这件事,我的心头都暖意融融,热泪滚滚。只是深深遗憾的是,奶奶早已作古,她生前尽她之力努力帮助过关心过的孙子没能好好报答她的恩情。哦,我的疼我爱我的奶奶,愿您在天国里开心如意。

还是在那个28年前的寒秋里,我的家乡出现了一拨儿又一拨儿的讨饭的人。因为那年夏天我们附近的几个县遭受了几十年来罕见的特大洪灾,据说许多农户的庄稼几乎是颗粒无收,还有很多农户家里的房屋也被冲毁,真可谓是一贫如洗,困苦至极。到了寒秋季节,那里的部分老百姓秋种完了之后就出来讨一些口粮,以渡难关。讨饭的人进村之后,许多人家赶紧关门闭户,即使午饭时分也不会施给讨饭的人丁点儿熟食,只任凭自家凶猛的狗“汪汪汪”地把那些一脸菜色、衣着褴褛、手拿一根破竹竿的讨饭的人赶走。

乐善好施、一副慈悲心肠的奶奶在这时总是热情地对待那些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不远百里来到此地的“客人”。附近的个别人说奶奶不该管那些陌生人的闲事。奶奶心怀善意地说:“人家是遭了洪灾才出来讨饭,我们帮帮他们也是应该的。”奶奶不仅给他们一些大米,甚至还把有些十分可怜的年纪较大的讨饭者留下来,做一些可口的饭菜,还喊祖父拿出香醇的米酒给他们喝。这样酒足饭饱之后奶奶才放心地让那些素不相识的讨饭人离去。在奶奶的带动下,我们老屋的七八个婶娘纷纷施舍给讨饭的人一些大米或其他杂粮,让讨饭的人背囊胀鼓鼓的,心里甜滋滋的。哦,奶奶,您虽然只是中国数亿劳动人民中普普通通的一员,但您的美德永铭我心,永永远远值得后世学习。

2012年10月21日

(地址:四川省苍溪县东溪中学;邮编:628441)

相关文章关键词

《又是一年寒秋到》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