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我站在天桥上

我站在天桥上

2013-10-15 15:06 作者:药师 阅读量:34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站的位置,也许会有意无意地左右一个人的认识。

此时,我站在城市的一座天桥上,思绪如风,随城市的喧嚣,肆意飞扬。

我不知道,自己为何一定要来到这座天桥上,一定要高高的站立,一定要360度环顾,一定要俯仰低高,一定要思潮翻滚。我只知道,我一百多斤肉身,已实实在在的占据了天桥的一定空间,我的思想和情感,便由此溢出体外,随滚滚红尘,起伏搏动。

夜色,已将城市的天空,粉刷得朦胧而神秘,那栋30层的星光大厦,雄立不远处,强劲向上延伸,一直伸向莫测的高空。而闪烁的灯光,将四周点亮,夜色,夜的底色,反而仓惶而匿。可以印证,夜空,不是注定非得该谁唱主角,而是看谁更具有攻占力。

一切,靠实力说话。

城市的夜,注入了太多的人为因素。自然的东西,往往被人为的东西驱走。人的智慧和力量,充斥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寸土地、每一个构件。

习惯于傍晚出门,沿着既定的路线,迈开脚步,放松身躯,放松心情。此时,没有了白天的俗事缠绕,没有了白天日光下的勾心斗角,如卸下铠甲的战士,还原真身,露出真相,回归本性。好的心情,便得以无虑的释放。

走过春夏,走过秋冬。每次,路边的高楼高厦,花草树木,匆匆人群,入目的一切,都给人一种松弛,灵魂,便飞出胸腔,尽情地嬉戏个够;迎着风花,迎着雪月,迎着晚霞,迎着能够迎着的一切,脸面,被越洗越真实,在这或浓或淡的夜色里。

每一次行走,都会洗掉一身尘埃,一腔晦暗;每次归来,都会如出水芙蓉,清新脱俗。

这个傍晚,又行至天桥处。也许是受了某种神秘东西的触发,心念一动,便改变了方向,拾级而上,来到这个天天都要见面的天桥上。

天天都要晤面的东西,也许就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东西。因为常见,所以视而不见;因为视而不见,所以不会珍惜;因为不被珍惜,所以不会深究;因为不会深究,所以不知其妙。

对天桥的感觉,就是如此。平日里,只知它是为了缓解交通压力而生,也是为了缓解交通压力而存,人们从它身边走过,或从它的身上踏过,匆匆的,恐怕很少有人用心去感受它,仔细去聆听它。它的气息,在人们因忙碌而迟钝的嗅觉里,慢慢变淡,慢慢变无。但其实,它是一直存在的,很真实。

面对火车站的方向,一线车流,从朦胧中涌来,经桥下,涌向身后,滚滚而去,涌向城市的深处;脚下,一股车流,从光明中涌去,涌向朦胧,涌向远方;站在天桥的另一面,看见的,几乎是同样的景观。我还发现,无论是站在这面,还是站在那面,车流,永远都是左来右去,双道流动。隔离栏,使它们中规中矩,只有到了十字路口,才有侧流而去的。红绿灯,使它们减缓流速或暂停,也成了它们或过路人的指引。当然,若有肇事车辆,也会改变这一状况。但那毕竟不是常态。

来来往往的车流,将桥身,激得微微颤动。它的护栏外面,平时会悬挂着“提速赶超,转型跨越”之类的红底白字横幅,随车流和清风,微微而动。每次看到这样的横幅,我都不得不注意和玩味,因为,一个城市的发展理念,全在这里。提速、提速!赶超、赶超!这些字眼,这些年,很常见了。甚至还有提出“弯道超车”的。我不会开车,不知道按交通法规,能不能在弯道实施超车?基于我愚钝的认识,在弯道超车,或没有条件超车而要硬超,是很危险的事。而作为政府或有些官员提出这样的口号,我个人认为则是在号召大家学或做危险的事。为了提速赶超,便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可以违法乱纪,甚至不顾一切,号召大家可以为了发展或其它而可以不要生命安全。显然,这是违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理念的。这些年,安全事故,贪污腐败,违规开发,重复建设,司空见惯。我想,与这样的理念,这样的浮躁,恐怕不无关系吧。

身旁人来人往,我自独立不动,沉浸在漫无边际的思绪里。

站在上面,感觉脚底有洪流奔涌,涛声如雷。小时,站在家乡雨后的独木桥上,面对滚滚流水,惊涛拍岸,也有这样惊心动魄的感受。天桥,将行人提升到一个安全的高度,而脚下的车流,便可畅通无阻。站在上面,身躯也在微动。奔涌的车流,或来或去,仿佛一个城市的脉搏,洪大而有力,尽管是在这个冬天的傍晚。很难想象,一个城市,若消失了所有车辆,会是一个什么样子?但车辆的逐渐增多,已造成车患,在很多地方,已是不争的事实。一些人,已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车多带来的烦恼。拥堵,成为一些城市难治的“肠梗阻”。其它方面多起来的问题,大多可作如是观。

繁荣昌盛的后面,往往隐藏着一些致命的问题。若没有忧患意识,只看表面,病入膏肓才发现,恐怕已成不治之症。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对被誉为“中国健美第一人”的马华大多是熟悉的,谁知竟在英年,就突然被白血病夺去了生命?接受也好,不接受也罢,事实,是明摆着的。表面的强大健康,并不一定意味着真正的健康强大。

夜色里,站在天桥上,犹如站在城市的神经末梢上,可以感觉到城市旺盛的生命力,和有些急促的呼吸。

城市是大家的,共同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但怎样用科学的理念引导大家用正确的方法、沿着正确的路径去建设,却是一个常新的话题,理念不对、方法失当、路径偏离,都有可能给城市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尽管可能暂时还没有发生。

四周,城市的灯光或明或暗,车灯、路灯、商场里的灯、居民楼里的灯,灯灯闪烁;城市的夜,有些暗,但决不漆黑。总体感觉是:明处更明,暗处更暗。白天的一些事,照样在夜晚发生;夜晚的一些事,更是如鱼得水。夜空,更显高远深邃,无数的秘密,等待人们去解开。

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渴求,对神秘未知领域的探索,推动着城市前进,夜以继日,永不停息,尤其是在今天。

这是时代的主旋律,我们都需要珍惜。

只是,闲暇时,有必要让心沉静,站在这样的天桥上,从洪流中析出,暂时站在这样的高度,以比平时略宽广的视野,审视平时奋斗或挣扎其中的环境,在微风吹拂中,让自己思考、审视一些人和事,发现一些生活的真谛。

我站在天桥上,犹如站在一段历史的扉页上。而历史,又正在被不断刷新,不管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发没发现。

走下天桥,我仍是我,我已非我。

相关文章关键词

《我站在天桥上》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