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七子之殇,谁该背上道德的十字架

七子之殇,谁该背上道德的十字架

2013-10-18 10:43 作者:彩虹飞 阅读量:36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1.

元月四日,河南兰考,中国慈善不能承受之痛,七个弱小无辜的生命,在凛冽的隆冬,在烟火的熏烤中,被戕杀,所有善良温暖的心,霎那结冰,所有关注的目光,透射着疑问,二十一世纪呀,文明而自足的人类,卫星能上天,绵羊能克隆,却容不下七子单薄的身影;繁华而现代的都市,广厦千万间,豪车满街流淌,却无法给七子找到安身的乐土;悲哀的生存,命若草芥,命若垃圾,可还要雪上加霜,置之死地!冤死的幼魂在哭诉,谁,该为他们背上道德的十字架?

袁厉害,那个体态臃肿的市井大姐,平常的发福的脸,粗哑的质朴的言语,直爽豪放的个性,慈软博爱的心肠,有一口气,她不忍把一条生灵抛弃,有一口饭,她要分给牙牙儿女吃。这是草根慈善中的中流砥柱,是我们民族千年美德的最好注脚。或许,凭着粗浅的小学文化,她不会喊什么人间大爱,天下一家的豪言壮语;凭她微弱的能量,她也无力去资助组织什么基金会义工队;她只怀着最纯朴的对卑弱生命的同情,对孤苦生灵的爱怜,竭尽所能,以绵薄之力,甚至不自量力地给成百的弃婴置一个窝,甘心情愿地做他们世上唯一的依靠,做他们体贴周到无怨无悔的妈!

质问的声音像刀子,曾经那样无情的要给这位草根慈善妈妈解剖,卖弃婴赚利,靠儿女讹政府的低保,诋毁她沽名钓誉,虐待儿童,直到今天还要给她定性为非法收养,欲让其成为七个幼魂的替罪羔羊!

是的,袁厉害在背着十字架,她像救苦救难的基督一样,为我们不完善的福利体制背着十字架,为那些毫无担当责任感的弃婴的父母背着十字架,为那些曾在死亡边缘游走侥幸存活的残障孩子背着十字架!

2.

或许,袁厉害不是一个好女儿,她的父母已年迈,需要赡养,她却把仅有的资财散给了那些不知名姓的野孩子;或许,袁厉害不是一个好妻子,因为她的热心救助弃婴,无暇照顾丈夫,落得夫妻怄气分居;或许,袁厉害不是一个好的生身之母,她的亲生儿子抱怨,好像他是抱养的一般,她对那些弃婴比亲生儿女还贴心。但是,袁厉害是几十个孩子的妈,她的爱如此的博大,如此的包容,这份慈善的光辉,足以照亮她单纯质朴瑕疵的灵魂。

那些只会捕风捉影的这个那个协会,没有资格质疑,他们没有亲眼目睹袁厉害是怎样含辛茹苦地抚养孩子,全身心地爱着弃婴;那些只会养尊处优睁眼闭眼的官僚,没有资格指责,他们多年来明知道袁厉害的艰难处境,习以为常,见难不救,直到酿成大祸,无法弥补;那些总是自信十足品头论足侃侃而谈的大人老爷们,没有脸面说三道四,他们坐在高高的云端,满口仁义道德,底层草根的挣扎煎熬和无助,好像都发生在十九世纪。坐在阳光下舞文弄墨的我,也没有资格指手画脚,因为,扪心自问,我也没有那份勇气去握紧那些脏兮兮的小手,我也没有耐心去安抚那一张张哭泣的小脸,我也没有诚意去夜以继日地护送这些毫无血缘关系的小同类去上学,去就医.

在袁厉害面前,他,你,我,都是人格的侏儒,在她的高标的衬托下,我们任何堂皇的高调,任何小资的优雅,任何正人君子式的洁身自好,都是一指戳穿的伪装,我们像是被扒光了道德的华丽外衣,显得如此的猥琐自私,显得如此的冷血无情,显得如此的没有血性,甚至,寡廉鲜耻!

由袁厉害,想到了安徽淮南的谢海顺,那个也曾收养过八个弃婴的残疾老人,他没有了劳动能力,就靠乞讨为生,咬住牙关,也要送养女上学,他住着全村最旧的危房,视力减退,几近失明,患有高血脂脂肪肝心脏病,就这样一个老人,汶川大地震他还要把讨乞得来的钱募捐,他说:“有一口稀饭也要匀着喝”,老人的地位虽然卑微,老人的言行或许不很精彩,但是他的一撇一捺,是个大写的人。那些公款吃喝之后,还要动辄千万亿万往兜里装的贪官污吏们,那些大大小小的硕鼠们,相形之下,如此龌龊,活活羞杀!

3.

众生平等,连信佛的文盲老太太都明白这个道理,袁厉害也是芸芸众生的一个,她的好生之德,她的朴素的善念,在兰考,在中国都是一面旗帜,民间慈善的象征,她的诨名厉害,是有如此的毅力敢不计荣辱救了几十个弃婴的性命;她的厉害,是不嫌繁琐和辛劳,拖着高血压病体为本于己无关的孩子们奔波;她的厉害,是敢于向政府要来微薄的救济,并倾其所有的改善孩子们的生活。

看到画面里那些黑黑的窝棚,狭小拥挤的空间,看看那些胡乱堆积的陈旧衣物,仿佛能闻到发霉的味道,还有粗糙普通的伙食,一年才能吃到一次饺子,我们似乎应该为这些弃婴感到悲哀唏嘘,感到莫名的辛酸,于是有些人就此指责袁厉害虐待弃婴,没有带给孩子们幸福快乐。可是,袁厉害是和孩子们同吃同住的呀,她在夜里要一遍遍为孩子们掖被子,给那些不能自理的孩子把屎把尿,要给孩子们上户口,要送孩子们去学校,这些,如果没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谁能天长日久地坚持二十多年?况且,还要为孩子们的伙食学费医疗费四处筹款,还有家长里短的大事小事,如此,几十年如一日,勇敢地承担,艰难维系如此庞大的家庭,巨大的开支,谁不竖大拇指:袁厉害真是厉害!

不用问别人,就问问袁厉害周围的邻居,那些同样平凡而善良的底层市民,他们谈起这位慈善妈妈,无不交口称赞,是他们眼中的好人,她助人为乐,她对孩子没有丝毫的嫌弃和不待见,甚至邻居患鱼鳞癣的孩子,她也出面为他能上学而到学校去求情。不用问别人,就看看她抚养的那些孩子对她的那股亲热劲,对她一口一个妈妈的甜蜜,就知道她是孩子的知己和庇护神。那个长大后出去打工的男孩,拿来自己赚来的五百块要孝敬袁妈妈,袁厉害没有要,她叮嘱孩子要堂堂正正赚钱养活自己,能在她年老时来看看她就是最大的欣慰。这个长大的弃婴不理解人们对袁妈妈的非议,他深爱这位耿直善良的养母,他要为妈妈唱一首爱的赞歌!

是的,袁厉害一直在无私地付出,不管她是高调还是低调,她无愧于良心,无愧于这些无辜的孩童,无愧于这个良知未泯的社会。她付出的不只是金钱,精力,还有厚重的感情,她为了这些可怜的孩子,尽心尽力,视若亲生,给他们起名字,嘘寒问暖,从不打骂,虽然自己文化不高,可孩子尽最大努力的供养孩子上学,鼓励孩子创业,孩子们即使身体有些残疾,但是心理健康,不自卑不自贱,不畏怯,勇敢地走向社会,做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孩子们要被福利院抱走了,就像割袁厉害的肉,她也知道孩子们此去物质生活会更好些,但是,像她这样充满爱心的呵护,这样无微不至的关照,是永远买不到的血浓于水的亲情!

兰考大火,七子之殇,在各类媒体中不断炒作,在黄河内外大江南北不断的发酵,人们在反思,社会在讨论。从贵州垃圾桶里被烧死的四个流浪少年,到举国关注的袁厉害现象,面对严重的出生缺陷,面对无法回避的弃婴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实施救助?人口众多的大国,我们如何更多的关注民生,关注弱势,关注那些笼在角落里不被重视的草根慈善?七子之殇,拷问国人的良心,拷问执政者的智慧,拷问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民族,少一点旁观者的扼腕长叹,少一点莫须有的指责,少一些嫁祸于人的搪塞,兴邦,要靠实干,慈善,也要上下协力,低调务实,让每个生命在我们和谐社会中都得到呵护和尊重。

相关文章关键词

《七子之殇,谁该背上道德的十字架》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