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澎湃壶口

澎湃壶口

2013-10-17 18:53 作者:闲倚阑杆 阅读量:28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车驶入景区,我们远远就看到左前方升腾起的白色烟雾,两边一架架连绵不断的青山之中,平坦的黄色谷底雾蔼蒙蒙,犹如谁在谷底烧一锅硕大无朋的开水,沸腾的白色水气在高远的蓝天下轻薄婀娜,摇曳着徐徐不绝。激越奔腾的黄河水在几百米宽的谷底跳跃盘桓,浩浩荡荡发出震耳的轰鸣,岸边的建筑在浑阔奔腾着的黄河前显得那样渺小而卑微。

壶口景区的设施应该说比较简约,路尽头是一溜停车场,柯受良飞越黄河的雕塑就在这边。停车场深处不高的台阶上有临时休息处和餐厅,再往里就是一处老旧的小庙,据说是宋元年间的坤柔圣母殿,而李世民带兵征战的挂甲山也在此。停车场下面则是宽广的河道,河道上架起如虹的矮桥,在河心处与略高的地面相接。桥下河水激越湍流,越亦衬托出小桥的纤秀。河心无水处的边缘有许多人在升腾的白雾前走动,白雾的那边就是隔河相望的对岸—陕西壶口乡。

逶迤在宽宽的桥面上,远看,一望是宽广平静的河水,脚下却是湍急的泛着白花的水流,翻滚的河水前跌后撞紧促地穿过桥墩一泻千里,向下奔涌。阳光下朵朵浪花晶莹璀璨,像精美的玉雕,环抱着拥挤着,如嬉戏的顽童,让人油然而生揽入怀中之感。有的则如游弋的枭龙,圆睁怒目,愤竖长髯,盘旋着前进着,凛凛的威严和狰狞骇得人转身欲逃。……

千变万化的水姿让我们不忍挪步,留恋时无意抬头,方看到朋友在前方无水处远远招手,并指着水雾腾空处。我同好友相携着过桥,快步走过河道中央那片比周围略高的平整板岩处和朋友汇合,朋友说,这儿才是壶口的最佳处,这就是钱币上的壶口,气势磅礴的母亲河。

让我怎么来形容眼前的黄河呢?任何词汇在这里都显得过于苍白渺小单薄。那种铺天盖地、雷霆万钧的气势摄人心魄,让人震撼,汹涌的黄河水从三百米宽的河道上急速聚拢至几十米,又骤然跌入深谷,与岩石激烈交叠碰撞后腾空而起,打着滚,翻起层层怒涛,喘息着,咆哮着,跳跃着,激起水花如雨,腾起白雾如烟。

凡是到壶口瀑布的人无不被这气势所震撼。一字排开的滔天巨瀑就这样在雷雷的轰鸣声中肆意奔突,它不是通常的瀑布由绝高处直泻而下,形成白色晶莹的挂帘,给人壮观且飘逸的秀美,而眼前的瀑布就在隔了几米的对面,看得见稍远处安静缓缓游弋的黄河水渐变为汹涌激流后又突然地就腾空而起,挽起簇簇蓬松浪花,不断地翻腾着,如一锅沸腾的开水,冒着白色水雾,如纷落的毛毛雨,如沾着饱满水气的烟雾,蒙蒙地湿了衣衫,遮了人眼。

呆呆而久久地凝视着面前的瀑布,人,似乎淹在了狂涛急流中,思绪随着隆隆的涛声追溯到了那个“风在吼,马在叫”的年代,在中华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候,我们的人民也如这涛涛奔涌的黄河水,在祖国大地上,在有龙的传人的地方,由涓涓细溪汇成一股庞大的爱国救亡洪流,在最危险的日子里,用血肉之躯掀起保家卫国的惊涛骇浪,以不可阻挡的气势,以可歌可泣的精神,澎湃出一曲悲壮豪迈的赞歌。

“不到壶口就不识黄河”。忽听朋友如是说。我不禁一怔,随即深为钦佩。看惯了静波流深、平滑如镜、浩渺无尽的黄河景色,而面前的黄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母亲河。

应该说壶口更具黄河的精髓,她集河的安宁、海的波涛、瀑飞泄、雾的轻盈于一身,既宽阔也狭窄,淋漓尽致地彰显出黄河的多变与多彩,尤其是它遇阻更强、挟而不屈的风骨,犹如不屈不挠、多灾多难、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以自己宽广的胸怀和临危不乱、相机而动的气度,从容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并不断壮大富强。

相关文章关键词

《澎湃壶口》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