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女人一台戏
婆婆、大嫂、二嫂,三个女人一台戏。
婆婆是一家之主,从来不想失去她作为家长的风范,所有家里的大事小事,她都希望儿子儿媳是按照她的懿旨去做的。当然,她很清楚孩子们都长大了,都有自己的主见。有时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唠家常的时候,只要让她能对孩子们做的一些事情发表她的一些想法,不管你是不是在听,她都很知足。如果哪个做了什么事情她不知情的话,无论你是成是败,你都不对,她就会到处说你自以为是,不把她老人家放在眼里。当然,这时候的听众也就只是大嫂和二嫂,因为只有她们没什么事情做。像我这种整天忙天火地要上班还要带孩子的人和几个要挣钱养家糊口的哥哥是没有闲心也没有时间去听的。
大嫂没什么文化,沉闷,不多言不多语,典型的农村媳妇,还有点原生态的那一种。煮饭洗衣,擦屋扫地,偶尔也出去种几棵小菜。她懂得孝顺,但是偶尔也接受不了婆婆大家长的专治,又不好和婆婆争锋相对,一肚子的怨言就要找个深有同感的人来发泄,因为婆婆还是比较佩服能够在外面有个工作做点正事的人,所以也少有说我的长短,大嫂的倾诉对象当然就非二嫂莫属了。大嫂是老大,她总认为自己已经做得尽善尽美,对于像我们小的几个,在她的眼里总有些不懂事。但是,各打米另烧锅,她又不好直接对我们说什么。于是拉长了一张气得有些涨红的脸把我们的种种不是举事实打比方的报告给了婆婆。
二嫂文化高,脑子灵活。每天出了做点家务以外,一双杏仁眼珠子像梭子一样敏锐的洞察着她周围的一切,一对顺风耳似乎可以听得见千里之外的声音,再加上她与生俱来的丰富的想象力,简直就是我们家里的情报员。别看她足不出户,却方圆几十公里内的男女老少她似乎都了解得清清楚楚,哪一个人今天肚子里在想什么,哪一家人前三十年后三十年她都了如指掌,犹如一个半仙。呆在家里,每一天都重复着枯燥的家务,对于二嫂发布的新闻,婆婆和大嫂都非常乐意听,然后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只是,当没过多久总会发现一些当初的新闻结果只是空穴来风,二嫂难免就会收获几个婆婆和大嫂的白眼。
还在老家的时候,我总是被夹在她们中间左右逢源得左右为难。经常在下班回来后我和婆婆会被二嫂叫去吃饭,期间就会听到大嫂的种种不是。都说拿人手短吃人手软,这话一点不假,香的辣的一下肚,婆婆也就会随声附和,而且还会举出大嫂的种种不是作为对二嫂这顿饭的回报。一顿饭有了大嫂作为谈资,二嫂深感这一顿饭物超所值,每每效仿,都会得到同样的收获。
但是,毕竟都住在一个院子里,回头看看大嫂的脸色,我知道这一顿饭吃得有多憋屈。老公说,以后这种饭你不去吃就是了。可是,这样一来大嫂倒是给了我满面的春风拂柳,二嫂那边却是一脸的山雨欲来。
婆婆是和我们住在一起的,晚上睡觉前我们都喜欢到她的屋里坐一阵子,陪她看看电视聊聊天。时不时的总会有那么几天,婆婆百般的呵护我,一口一个“幺儿”叫得那个亲热。在家里还好,关键是和她出去买点菜散散步,婆婆都会牵着我的手“幺儿幺儿”的喊我,于是,我就会莫名其妙地和她一起被大嫂二嫂拒之于千里之外。
针尖对麦芒的三个人也有站在同一条战线的时候。那次大哥出了车祸,大嫂着急的直哭,完全没有了主张。那几天我们一大家人天天都聚在一起吃饭商量对策,二嫂和婆婆一个劲的对外面的人诉说着大哥的委屈和大嫂可怜,还轮流着陪护安慰大嫂,难得的战线统一一致对外。
我家搬到城里来后,婆婆也来住过几次。在这水泥丛林里,一关上门就只有那几十个平方,婆婆憋得难受,每次都是住不了几天就回老家了。只有一次,婆婆、大嫂、二嫂一起到我家来玩,才多住了几天。
这些年,我也已经习惯了这都市生活的节奏,回老家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上次我回去,婆婆和二嫂提前煮了好多好吃的东西,吃饭的时候,大嫂没有来,我去叫她,她说她吃过了。这次儿子回去,婆婆和儿子都是在大嫂家里吃的,二嫂没来。
三个女一台戏,热闹了我家已经几十年。日起日落,云卷云舒,三个女人就如同一台机器上的三个齿轮,彼此摩擦彼此依靠,热热闹闹乐此不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