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一世,安享一隅
清净无声的时候,常念天地之悠悠,感叹人生苦短。其实静下心来想想,人生有许多无奈,也有很多的精彩,只是红尘中的纷纷扰扰,难于应付,所以常感身心疲惫。飞速发展的社会带来的各种激烈的竞争和生存压力,使人不得不收起一份闲散的舒适,在物欲横流的空间中适应随之而来的虚伪浮夸,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也许太过于执着目标的追求,而忽视了身边的风景,以至于身边长满了荒草却不自知。人生和生命从人之初的纯粹无邪到深沉如海,此中,有多少东西是不为人知的负累,改变天真快乐的是生活还是人类本身。 生活中需要承担的很多,可是不应该只有承担没有享受,常说什么劳逸结合,可今的社会节奏很快,一不小心就会淘汰于无形,怎么能真正休闲起来。好像现今的人不是体累就是心累,反正就是个累,说自己很悠闲享福的不多见。人生路上,风景很美丽,世界也精彩。就是说不清的压力老是在身边晃悠,让人提不起欣赏的兴趣,也许是不懂生活?还是不懂浪漫?百忙之中也想到处旅游轻松一下,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或者躲在一隅安静的品茶读书,听歌曼舞。可放慢了自己的脚步,别人的脚步就会很快超前,在你措不及防的情况下就把你甩在了大后方。累了的时候,也想找一份闲适,给自己的生活添一份从容,观流水潺潺,听晓风喃喃,不管花开花落,也不闻云卷云舒,自由的在山水草木间,琴棋书画中,寻求一种安逸,陶冶自己的性情。 平时也知道有舍有得,淡看名利。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可就是放不下,没办法让自己静止于一清幽净地,远离尘嚣。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我是既乐山也乐水,但是却“不仁不智”,总感觉有点痴傻呆笨。爱山者可以靠山而憩,听空谷鸟啼,观溪水润物,揽白云入梦,心旷神怡。而乐水者也可以依水而居,听海观涛,湖中赏荷,还是水中望月,也全凭自己喜好。抖落一身的疲惫,忘记凡尘的忧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学隐者做一个樵夫或是渔夫,也不失是个很好的选择,只是凡俗的心受不了那份寂寞和苦楚。 寄望于文字中放飞思绪,让灵魂得到片刻安宁。能一时忘记尘世间的物欲横流,我心也期期然欣慰不已。这时间什么功名利禄,富贵花娇,都被抛之脑后,只剩下优美婉转的音律回荡耳边,轻轻陶醉,静静品味。人情世故是社会科学必修之课,关系处理不好,能力再高也很难泰然处之。“说你好你就好,不好也好,说不好你就不好,好也不好。”好像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吧!有点郁闷,难道好于不好,都是人的嘴皮子说出来的,一方面不承认谁是上帝,一方面也拼命攻读社会关系学。深怕一笑了之的态度会让自己无意识的万劫不复! 在安静独处的夜晚,回想历史,品读人生,泡一盏香茗,捧一卷古书,让思绪随袅袅雾气飘飞,感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定,倒也惬意自在。轻轻闭着眼睛,旋律像是要钻进脑子里轰炸,清洗着每一根神经线,任凭光阴流逝,诵读着唐诗三百宋词三千。兴之所起,于激情处轻铺纸,慢研墨,画一枝脱俗的傲雪寒梅,填一阙一咏三叹的雅阑清词,由诗意豪情在心间轻舞飞扬。或是书一纸铁钩银划的草楷,退后几步,含笑自赏,也是美事一件。 大自然中的竹林听雨,松涛雾浪里的冰雪吟唱,都是平复浮躁最动听的音乐,犹如天籁感怀“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洒脱,人活这一辈子很不容易,家业老小,人生价值,都要把人给弄疯了,变傻了。学会享受生活,也自然成为当下最流行的话题,摆在了生活的挂历上。 当然闲适并不是无所事事,也不是纸醉金迷。闲适应是自我的飘逸,内心的澄净,阳光的激情,积极的状态,是生活情趣的浪漫。古有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有“屋角炊烟起,山腰浓雾眠”的田园牧歌,不管是洒脱还是豁达,都给人一种洗去尘世铅华,胸襟开阔敞亮的豪迈。 闲适中,灵魂得到洗涤和升华;心灵得到净化和解脱;生活留下温馨和浪漫;未来也会有希望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