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王二柱的爱情

王二柱的爱情

2013-10-15 21:15 作者:竹海文化传媒 阅读量:30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太山位于四合境内,桃州最南端,地处浙江、安吉县、宁国市、广德县的交界处。山高略低于同在四合境内的马鞍山,山势雄伟,怪石林立、飞瀑临涧;山中深藏古寺、钟声悠扬;山下竹林茂密、山上杜鹃飘香。清代张光藻在其诗文《太首山晚眺》中盛赞道:“高岭接天上,夕照下林端。万壑树已暝,一峰光自寒。钟声出寺远,石磴到山宽。归路逢僧话,兹游兴未阑。”

太山脚下有一村庄,便是太山村。

王二柱就是在小小太山村翻了船。

村子不大,地势很好,背山面水,依山而建,易守难攻。两棵古老的苦柬树像两名威武的门神,一左一右把持在唯一的一条进村通道两旁。跨过一座小河上的石板桥边便是开始踏上村庄的路了。路是石条砌成,拾阶而上,渐近农舍。农舍大多都很简陋,这里的房子远没有北乡双溪村的气派,但坚固,因为利用天然山石人工劈成石块垒砌而成。因了山势,村中房屋高低错落,一条石阶将村子自然分割成两半。金武的小分队赶到太山村外已是午夜时分,到两棵大树前,从两边土坑跳出几个人来,正是王二柱的手下。

事情的原委让金武感到啼笑皆非。

大山庵是太山脚下一座规模较小的尼姑庵,但历史悠久,香火旺盛。相传第一代师太来至峨眉,大师云游四方,弘扬佛法。一日来到太山,为太山深藏的祥瑞所惊叹,决定在此参禅悟道,潜心修行。当地信众在太山脚下为其修建三间平房,方便供奉神灵,师太提名“大山庵”,有石匠将字刻在石碑上,至今仍镶嵌在大山庵的门楣上。师太圆寂后,大山庵一度荒芜,清朝末年,一对逃荒兄妹在庵内容身,收拾师太遗物时发现大量经文和师太参禅心得。二人彻夜研习,天明顿悟,就此皈依,将大山庵重新操持起来,香火日盛。

却说王二柱带人进太山,没有贸然进村,而是乔装先去了大山庵。王二柱人高马大,脚步快,噔噔几步跨上石阶,一抬脚跨进庵门,不料里面一娇弱女眷正低头向外走,一下和王二柱撞了个满怀。一撞之下,那女子岂能抵挡,哎呀一声向后倒去。王二柱眼疾手快,伸出双手本能地将要倒之人揽入怀中。那女子又受惊吓又害臊,在王二柱怀中竟然忘记挣脱。王二柱戎马倥偬,从未接近女色,突然一个活色生香的成熟女人落入怀中,一时居然也看呆了,二人就这样僵持在大门口。

“阿弥陀佛!”一声唱喏将二人惊醒。王二柱慌忙将双手松开,那女子全身倚在王二柱怀中,失去重心,王二柱双手突然一松,那女子扑通一声跌落地上。

“罪过、罪过,薛夫人您没事吧?”主持师傅将女施主搀扶起来,扶到院子石凳坐下。

“对、对、对不起哦。”王二柱涨红了脸,连连向那女子作揖赔礼。

薛夫人并不答话,站起身来,与主持师傅告别,低头从王二柱身边走过。王二柱目送薛夫人的背影好久没回过神来。

王二柱没想到很快又见到了薛夫人。

薛敖是太山有名的财主之一,祖上从湖南移民到桃州,在太山脚下辛勤劳作,几年下来积攒了不少财富,成为一方地主。到薛敖这代,又到洋学堂念过书,思想活络,更加把一片家业操办的红红火火,财产日丰,而且是位开明绅士。但薛敖年过五十却膝下无嗣,一直是心中诟病。那位烧香许愿的薛夫人是薛敖的第三房姨太太,上次薛夫人就是上太山庵拜佛求子的。

王二柱为了筹集军粮,决定上门拜访薛敖。

相关文章关键词

《王二柱的爱情》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