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宋庆龄为什么没有和孙中山合葬中山陵

宋庆龄为什么没有和孙中山合葬中山陵

2013-10-13 04:43 作者:河边柳 阅读量:47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前些日子到南京学习,闲暇之余到中山陵拜谒孙中山。回来时有个谜团始终不解,就是宋庆龄为什么没有和孙中山合葬在一起,我们就问导游先生,导游见周围人多,就说有些事情不便讲。等上车后,我们反复询问,导游便把其中缘由细细讲给我们听。

1980年下半年以后,宋庆龄的身体一直不好,经常发高烧。到了1981年2月5日,陪伴她整整53年的保姆李燕娥又病逝,使宋庆龄的情绪非常低落。李燕娥是广东中山县人,和孙中山同乡。这位纯朴的农家女子50多年来除了精心照料宋庆龄的日常生活外,还替她传递文件,陪她参加一些重要政治活动,宋庆龄一直亲切地称她为“李姐”。李燕娥病逝后,宋庆龄在上海万国公墓宋氏墓地举行了简朴而庄重的李姐骨灰安葬仪式,并在墓碑上写上“李燕娥女士之墓宋庆龄立”的字样。李燕娥的病逝,给十分虚弱的宋庆龄以沉重的打击。在1981年3月16日,经专家会诊,确认宋庆龄患了白血病。

宋庆龄病重后,她的安葬问题就提到了中央的议事议程。原来中央同意她和孙中山合葬在一起的,并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了公开,以后不知什么原因又不同意合葬,为找出一个不能合葬的理由,政治局常委就委托邓颖超代表中央去看望她。

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经历了60多年的严峻考验,是牢不可破的。早在1957年4月,宋庆龄正式向刘少奇提出:“我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刘少奇慎重地表示:“这是一件大事情,我将转达党中央和毛主席。”不久,刘少奇和周恩来一起去看望宋庆龄,恳切地对她说:“党中央认真地讨论了你的入党要求,从现在的情况看,你暂时留在党外对革命起的作用更大些。你虽然没有入党,我们党的一切大事,都随时告诉你,你都可以参与。”宋庆龄表示理解和服从。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中共中央就决定专门送中央文件和外交文件给她看。中国共产党有重大事情,常由周恩来、彭真、邓颖超等当面通知她并征求她的意见。

这次邓颖超去看宋庆龄,真诚地征求她的意见:“宋副委员长,你现在还想提出入党申请吗?”宋庆龄欣喜地点头表示同意。1981年5月14日晚,宋庆龄的病情突然恶化,经过紧急抢救,第二天早晨体温下降,神志清醒。宋庆龄再次向前去看望她的邓颖超、彭真和王光美提出入党要求,并且接连重复了三遍。邓颖超等人当即表示热烈欢迎她加入共产党,并立即报告了党中央。15日上午10时30分,宋庆龄的入党要求直接报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处。下午,邓小平主持召开政治局紧急会议,一致通过接受宋庆龄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同时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她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的称号。16日上午,邓小平专程来到宋庆龄家里探望她,衷心祝贺她加入中国共产党。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一结束,委员长彭真、副委员长廖承志便驱车直奔宋庆龄那里,告诉她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她国家名誉主席的称号。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宋庆龄在在其北京寓所病逝,享年88岁。

宋庆龄在去世前的十四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去世前的十三天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誉主席。由于宋庆龄是共产党党员,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孙中山是国民党党员,又是国民党的总理,他们两个不能和合葬在一起就顺理成章了。

1981年6月3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为宋庆龄举行国葬。宋庆龄同志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邓小平致悼词。6月4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在上海市万国公墓隆重举行宋庆龄骨灰安葬仪式,遵照她的遗言,骨灰安葬在她父母墓地的东侧。中国共产党、全国人大、国务院为她立碑铭文以表纪念:“宋庆龄是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她为国家和人民所建树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6月4日晨,宋庆龄的骨灰由邓颖超、乌兰夫、廖承志、陈慕华等护送,由专机从北京移送上海。当天上午在上海万国公墓的宋氏墓地隆重举行了安葬仪式。在哀乐声中,宋庆龄的骨灰安然放入洁白如玉的大理石墓穴。

一段尘封的历史,经导游的详细讲解,明白了许多内情。

相关文章关键词

《宋庆龄为什么没有和孙中山合葬中山陵》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