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子工程
劳动或许是老爸最大的快乐,近九十的人了还闲不下来。院子周围的犄角旮旯都成了他开荒的用武之地,没地开了,家里的花盆便成了菜盆,一年四季吃得几乎都是自己种得菜。肯下功夫,手艺也颇好,小小的菜地成了他和老妈的健身场,菜园里充满了生机也充满了他们老俩的希望和快乐。
老妈腿脚不好,曾经在一九九五那年得过脑血栓,现在平日已经拄上了拐杖,但在老爸的影响下还是参加了菜园工程。去年,他们种了63个大歪脖南瓜,个个金黄粗壮喜人,分给好多朋友吃。老爸还有个爱好,就是爱在我们儿女面前夸奖他的菜园,当儿女或外孙外女去看他们时,他便会说,想吃什么,我给你们到地里摘去,仿佛他的地里应有尽有。其实,他的菜地里样数还真是不少,最多的时候达到十二、三样,而且随着季节不断地更换品种。既然老爸喜欢,我们做小辈的也都愿意为他捧场。于是,每当他说去地里摘的时候,我们也便附合着跟他到那零散的一块一块的所谓的小菜园里去采风一番。有时,如果我们随身带着相机的话也就让老爸在他的菜地里拍拍照,留个影。此时,老爸很听话,让怎样拍就怎样拍,很是配合,样子非常可爱。愿不得人们常说:人老了就像小孩儿似的。老爸当时的样子很像个孩子,显得有些天真纯情。当然,他此时一定感到很有成就感。的确,我也感到他很成功。一是菜种的很成功,不像我,那年种的土豆秧子不小,土豆不大,最大的才有拇指大,很好笑。二是老有所为,把劳动当作一种享受和快乐,无形中时刻提醒和促进我们小辈们不应该懒惰,要有一颗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心,安于现状,追求安逸在我们家里还不时兴。
老爸43年就参加了革命,在中央公安部作过部长的贴身警卫,在部队当过排长,转业后当过经理,书记等,但是不管做什么,农活儿始终没有忘记。正是他的没忘记才使文革期间,让我们老老少少丰衣足食,度过当时的困境。
走出老爸家的大门,看看道路两旁的杨柳。立了秋的阳光依然还有热的强度,柳树叶翻着白子懒洋洋地晒着背,好像步入耄耋之年。我想,老爸是不会象这柳叶,在老爸的辞典里是没有享受这个名词的。秋该到了,但是对于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对待。金色的秋天是属于老爸的,萧瑟的秋永远也不会走近老爸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