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蓝天上吹箫的女子,你可安好

蓝天上吹箫的女子,你可安好

2013-10-17 00:32 作者:穷高 阅读量:37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蓝天之上那吹箫的女子,你素衣临水,瞬间涉过人生的河流。你临风清音,携月而来,拂尘而去。是谁为你守侯着岁月?是谁为你叹息着风骚?是谁倾听着你远去的魂啸?”

娥子,一个清新淡雅的女子,亦是我小时候的玩伴。从小身体瘦弱,性格怯懦,从记事时起便天天和她在一起玩耍。小小年纪的她,那忧郁的神情,总是让人感觉迷离的眉间带有一缕淡淡的惆怅。娥子比我长二岁,女孩子懂事早,玩耍中总是听从她的安排,有时在游戏中还做过小夫小妻,自然我是她的小老公了。在一些玩伴中她总是被人欺负,唯有我从不欺负她,甚至还下意识地保护她。

娥子从小就是母女俩相依为命,从我记事起就知道她只有母亲没有父亲,隐隐约约听大人们说起一些有关她的身世和她的家庭。娥子的母亲名叫二梅子,一张瘦削的脸,写满慈善,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五官却是十分地精致,虽不粘亲,而我依然称呼其为二梅老姑。二梅老姑的爱人叫马原,是个有钱人。马原的大太太不会生育,遂又娶了二梅老姑做他的小妾,在那个年代能娶得起二房的,一般都是家庭经济非常好的人家。但是,在我淡淡的记忆里二梅老姑并没有生过孩子,也没有什么亲人。马原过世后,二梅老姑就一个人卑微地生话着。

“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无依无靠的二梅老姑,在乡亲们的劝说下,便收养了娥子。至于娥子的亲生父母在哪,至今也是个谜。

二梅老姑与娥子生话在她们祖上的遗宅里,这是一座静谧并有着许多幽径的庭院,院子里有正瓦房三间,两边还各有三间小瓦房,我们当地俗称为耳房,记得还有东西厢瓦房各五间。

二梅老姑年轻时要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这娥子从小就是送东家,放西家地被邻居帮着带大。那时,体弱多病的二梅老姑与瘦弱的娥子,日子过得十分紧巴。后来,一直靠变卖祖业得以度日。先见到的是二梅老姑变卖一些古玩,那时我什么也不懂,只知道大人说那个石头很值钱,这个银元也值钱的话。再后来二梅老姑开始卖古色古香的家具,直至最后把房子和院子全都卖光,连母女俩住的房子也卖了。仅仅残存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她们自己所住的耳房,要等到二梅老姑过世和娥子出嫁后才会交付买主使用。

苦难岁月总是格外地慢长。娥子母女俩凄凉而艰难地活着,二梅老姑看清瘦的娥子在一天天长大,偶尔也会在嘴角露出笑容。再后来,我响应祖国的召唤应征入伍远离故土,几年后,退伍回乡,才知道二梅老姑已结束了她那苦难的一生去了天国,便在内心祈求,希望善良的她在那边不再孤苦,永远幸福。

再后来,没再见到过娥子。听说清秀而漂亮的娥子嫁了一个供销社的职工,夫妻两生活十分幸福。可是苦命的娥子在一次分娩中却因大出血而魂归西天。或许是娥子怕母亲一人在天国过于孤单寂寞,才匆匆赶去陪伴吧。

岁月磋砣,逝者如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人生一世,草木一春。在我年幼生命中走过的故人,云淡风清。儿时的记忆,深深浅浅,却总是能在梦与醒的时分,将往事忆起。相聚是偶然,分离才是永恒!此时此刻,惟有用心真诚地祝福娥子母女俩在天之灵能够得到安息。

相关文章关键词

《蓝天上吹箫的女子,你可安好》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