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巴扎”和“中国市
(七)“绿巴扎”和“中国市场”
“巴扎”在维吾尔语中是集市的意思。
阿拉木图有两个大型集市,远近驰名。一个靠近市中心,另一个位于该市西北郊且集中了不少中国商人,当地人习惯称前一集市叫“绿巴扎”,西北郊的称“中国市场”。
两个集市规模庞大,万商云集,商品种类丰富,日用百货,服装鞋帽,蔬菜水果,干果副食,小家电,水产品,塑料制品,民族特色商品,牛羊肉等等,几乎应有尽有。室内商铺、摊点,鳞次栉比。
“绿巴扎”内从业的商户多为哈国人,哈萨克、俄罗斯、朝鲜等民族的都有;也有少数中国人及来自中亚其它国家的商贩。
“中国市场”里则有不少来自我国西北各省,尤其是新疆的同胞。他们经过多年艰苦打拼,大多已站住了脚跟,经营也颇具规模,雇有当地人帮工,少则一、二个,多则五、六个。他们从国内组织货源,发往阿拉木图,既批发又零售,只是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下,生意比往年差了不少,利润更薄。“中国市场”辐射面广,本市的不说,阿市周边州市的商贩,不顾长途跋涉,纷纷前来采购进货,市场周边经常车满为患,拥挤不堪。当地人讲,若无中国商品,物价会立刻上涨许多。
我在阿市客居两月余,去上述两个集市好几次,购买必需的生活物资,也去过不同的超市,对阿市物价之贵深有体会。阿市物价平均是北京物价的三至五倍,房租、餐饮,上网费等更贵得令人咋舌。同样的商品,超市里价最高,一般市场次之,“中国市场”里最便宜。“中国市场”里大量廉价的中国商品极大满足了阿市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需要,成了他们不可或缺的选择。下面试举几样商品的价格看看,那是笔者特意记录下来的:
牛排900~1100坚戈/kg
精牛肉1200~1400坚戈/kg
普通大米250~350坚戈/(小袋)800克或900克
西红柿300~350坚戈/kg
黄瓜200~300坚戈/kg
莲白120~150坚戈/kg
注①坚戈为哈国货币,1美元当时兑换150坚戈,1元人民币兑换22坚戈;
②上述商品价格为六月份超市价,集市上价格为上述七~八折左右。
据说近年来,阿市从我国新疆每年进口十余万吨蔬菜,平抑物价,满足市场需要。而哈萨克斯坦勤劳的“东干人”(满清左宗棠平息西北回乱时,由陕甘一带逃亡到哈国的回胞后代,现有十来万人)生产的蔬菜,产量占了哈国的三分之一。
实事求是地讲,阿市各族老百姓的主食面包,价格并不贵,且花色品种繁多,基本生活均能得到保障。我客居的小区内的小超市,每日货架上就摆放有几十种新鲜面包。此外,阿市的牛奶和各种奶制品也极为丰富,质量也好。1升盒装鲜奶,含脂3.2%,价格一般为150坚戈;1升盒装鲜奶,含脂6%,价格一般为180~200坚戈,可谓货真价实。哈萨克斯坦是畜牧业大国,有广阔的牧场。据统计,2004年该国牛存栏数(包括奶牛)为518.09万头,产奶量451.5万吨,近几年更逐年上升,平均不到3人就有1头牛,1吨奶,尚不包括大量的羊奶、驼奶。
哈国市场上商品丰富但价格昂贵,便宜的少,究其原因,据我观察与该国在轻工,纺织日用品,家电等产业较落后不发达有关,需进口大量外国商品,运输成本加上各种流通环节,价格岂能不贵?我在阿拉木图的超市及中高档商场见到的,多是进口商品:法国的服装香水,瑞士手表,德国丹麦的啤酒,俄罗斯的伏特加,克瓦斯(饮料),中国的青岛啤酒,韩国泡菜,格鲁吉亚葡萄酒,日本韩国的家电……而哈国本国生产的却不多。
阿市的高端市场上,中国商品仍不多见。中国的许多名牌家电,物美价廉,颇具竞争力,却未能打入哈国市场;而韩国的三星、LG家电已成功占据了阿市半壁江山。但愿今后能有更多中国商品进军中亚,开拓市场,互利互惠,共创双赢。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