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哀思
传来李晓东老校长过世的噩耗,心中悲痛万分。本来打算要去五库吊唁的,去跟他做最后的告别,可因为单位里有事挂扯,没有如愿,实在遗憾。今天是腊八节,可整整一天,我都没有胃口喝上一碗腊八粥。活到我这个岁数,已然看到了许多生生死死,一想着往后再也无法见到这么一个和蔼智慧的长者了,泪水就不由得潸然而下。
李校长一生从教,也当了多年戴帽子小学校长,对五库教育事业做出的无私奉献,还是人所共知的。统计一下他担任校长的那些年,五库考出去多少大中专学生,他的付出和作为就不言自明了。我觉着还有影响力,他那种推重基础教育,甘愿为之贡献毕生精力的实践,也是一种感染力量,感染着身边的师生和周边的群众。作为一个曾经在五库当过多年老师的我,对其在校长任上集资办学、真正关爱教师工作生活的做法,非常欣赏。他在当年的五库,展示着一种尊师重教精神,维护着一种底层社会的正能量,这是更多人都能感受到的,也是不得不钦佩的。
五六年前吧,李校长退休后在城里租房带着孙女上学,一天夜里突发脑溢血,扑到在地。多亏他十三四的孙女灵动聪明,连夜把他送进了医院,才暂时保住一条性命,多活了这些年。出院以后,老校长体质还是虚弱,只好回到农村老家休养,这也大概就是两三年前的事情。回想起来,我们到莲湖小学后面跟他围着火炉聊天的情景,我们去医院里陪伴看望,他却无法言语的情景,去年我和玉虎去他老家,他拉着我们的手泪水长流的情景,已然历历在目。还是没有想到,他就依然决然地驾鹤西去了,永远离开了我们。生命如此脆弱,人生如此短暂,令人感叹。有时我就想,生命如歌,岁月静好,活着真好。有时我还想,人生如梦,白驹过隙,有啥意思。更多的时候,我其实啥都不想,也没有任何感觉,只是这么囫囵吞枣地活着。
可回首五库,想起许多往事,却总难以忘怀。他是个好校长,也是个好师长。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之外,他还关注五库的各项社会事业,支持着五库的发展进步。作为一个老牌师范生,李校长身上有着更多人文关怀精神。他关心老师的生活,关注学生的成长。他的这种关怀,还在很多地方体现出来:在家庭子女那儿,在亲戚朋友那儿,在五库和五库以外的更多地方。记得五库乡村公路建设大会战的那几年,老校长积极参与其中,出谋划策,他的办公室里时常坐满乡村干部,刚从工地上回来的建设者。他们这么自然地走在一起,为的是共同探讨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老校长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生活态度,思维方式和处事方式,都是独特的,独到的,中庸的,稳妥的。他对任何问题的把握和拿捏,对人事的抉择,都是中肯和端正的。虽然采取的是自己的方式,有时甚至温和了一些,还有和稀泥的嫌疑,可我们绝对是承认的,理解的,支持的,赞赏的。我们对老校长的敬重,更多的时候,是超出一般的同事和上司的,是对一个智者的依赖和推崇。
赵玉虎,赵时珍,兰永正,我们这一帮曾经在五库当过老师的人,还有更多的朋友,心心相印的朋友,都是这么看待老校长敬慕老校长的。老校长书读得多,公文写得好,他的认识层次,理论水平,已然达到了一种高度,一种曲高和寡的高度。当然,他的高度,他的生命价值取向,可能更理性一些,睿智一些。虽然,更多的时候,面对更多的事情,他却总显得瞻前顾后,谨小慎微。其实,没谱的事儿,老校长绝对是不做的。过后思量,慢慢体会,实践证明,老校长的许多取舍,都是恰当正确的,无可挑剔的。要是站在公共立场来看待,老校长还是一个公而忘私的人。他在校长岗位上那么些年,从来没有多占一点蝇头小利。他始终认为保洁自己的人格和品位,至关重要,别的都退其次。凡是跟老校长打过交道的人,都会称赞他的人品,老校长是一个好人,褒义的好人,传统的好人,大写的好人。好人一生平安,好人故去了,其美德尚在,而且还会在阳光下生长,在春风里绽放。
一个人迟早总是要作别这个世界的,无论是谁,无论他有多么尊贵。一个普通些小的生命,当它已然走向另一种状态,还能给活着的人留下许多想起,留下许多不弃,留下一些芬芳,真的难能可贵,这不也是对故去者最好的缅怀吗。而且,这种祭奠是一种自觉自愿,没有任何杂念和势利,我们打心眼里看重的,捍卫的,珍存的,是老校长朴质的人格和品行,老校长绝对是一个值得永远怀念的人。
或许,这么思想着,面对老校长的溘然长逝,我们就会平静下来,自慰许多。这么思想着,释放掉心中的悲哀,就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了。大家都节哀顺变吧,让我们铭记着老校长的好,好好走着,走出自己,走向明天。我在这里敲出这么几行凌乱的文字,只想表达自己心底里深深的哀思。对我来说也只能如此,因为纵然满腔悲痛,又能如何呀。老校长啊,愿您的在天之灵,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