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五岁那年我在红苗幼儿园上学

五岁那年我在红苗幼儿园上学

2013-10-18 13:53 作者:上虞厂房网 阅读量:30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一个人不管活到了多大年令,也不管经历了多少沧桑世事,最难以忘怀的就是自己过去了的童年。我的童年生活里曾经有幼儿园的五彩缤纷。儿时的记忆虽然巳经模糊,忘记的比记得的多,却又总是那么地令人怀念,即使岁月早已远逝,可有些零星片断依然深埋于心底。

光阴似箭,往事如风。我人虽然出生在上海,但还在我只有十四个月大的时候就被抱到了江南水乡的上虞,从我的幼时开始就一直生活在千年古镇小桥流水人家的百官。

我在百官红苗幼儿园度过了难忘的三年。当年的红苗幼儿园就是如今的鹤琴幼儿园,创办于1952年,原名百官镇幼儿园,文革期间改名为红苗幼儿园。

解放后的百官,早期的幼儿园就只有这么一家红苗幼儿园。后来,陆陆续续地才有了机关幼儿园(如今横街西路新建路地段),财贸幼儿园(在丁界寺),百官镇幼儿园(如今半山路青春广场位置)。而今天的百官是鹤琴幼儿园,正裕幼儿园,爱弥儿幼儿园三足鼎立,大大小小幼儿园很多了。

记忆中的红苗幼儿园,座落在百官上堰头解放街朝阳商店(就是现在的新华书店)后面,从旁边的解放二弄进到里面。当年的红苗幼儿园是开设在一栋大户人家的民房内,建筑面积有好几百个平方。前后共有二进楼房,宽敞的庭院天井,石板铺就的地面,堂前大厅是会议室,左右二边就是我们孩子们的课堂教室。

楼上好象是老师的寝室,而老师的办公室好象就在正屋后面,穿过一条狭长的过弄那幢楼房里,旁边还有食堂。我的记忆中整个幼儿园好象只有四个班级,6、7个教职工。分大班、中班、小班三个年级,大约有100多个小朋友。

当年的百官镇在龙山脚下曹娥江边,地盘不大范围也很小,居民人口并不多,从上堰头到下市头居住的大多是我们百官大队五个生产队的农民。可以说当年能上得了幼儿园的小孩很少,幼儿园招收的大概也就是驻镇的县、镇二级机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子女。

我家是从上海下来的,我父亲比较重视小孩的早期教育,再加上我父亲是在百官的工厂、单位上班的,有一份工资收入,所以我有幸也能跨进幼儿园的门槛读书。上个世纪的1962年,我五岁那年,开始在红苗幼儿园小班上了学。

红苗幼儿园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当时上虞县城里唯一的一家公办示范幼儿园。

当年的红苗幼儿园条件很简陋,园内也没有如今设施齐全的操场,我只记得当年权当操场的是院子里那长方形的天井道地,地面铺着的是那种已被踩踏得非常光滑的红石板,操场上装有一架小滑梯,一架跷跷板给我们游戏。

幼儿园还有一架旧钢琴是给我们上音乐课用的。

我记得自己在幼儿园读书的时候,中午要在幼儿园里吃一顿中饭并且午睡的。

每当中午用餐时间,我们小朋友在班主任项老师的带领下,拿着吃饭用的勺子,搪瓷碗,庄重地坐在教室里面等待着午餐的分发,然后在一片嘁嘁喳喳、吵吵嚷嚷声中慢吞吞地各自吃着饭。

当吵闹得太过份了,项老师就会举起一根手指,嘴上发出:“嘘——嘘——”满屋子即刻就能安静下来,我们小朋友还是很听老师的话。

饭后就是午睡,那个年代,不象现在的小朋友那么幸福,都有自己独立的小木床睡觉。我们都是趴在课桌上睡觉的。午睡的时候,淘气的我有时也会调皮地假装熟睡,等老师走开了,二只手在下面做小动作玩耍。

醒后,每个人都会发到一颗硬糖或一块饼干作为点心。这是我们最盼望也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我们非常珍惜地用牙一点点地咬着吃,尽量在口中慢慢吃延长享受这美味的时间。

有时我还舍不得吃,掖着、藏着,把自己节省下来的点心从幼儿园带到家里,然后孝敬给娘娘吃。而娘娘总是不肯吃,每回都是我硬塞进她嘴里,她吃了我给的点心往往笑得合不拢嘴。我的这种天真的童心恐怕在现在的小孩中是不多见的。

在幼儿园,我们接受的课程主要是看图识物,还有算术、音乐、绘画等,偶尔还有实践课。

依稀记得老师常常把一块大蓝布挂在黑板上,然后老师把裁剪好的各种造型纸片粘在布上,教我们小朋友看图识物。

老师还教授我们阿拉伯数字,从1到10的这十个数字,翻来复去地可以教上个把月。

我印象中最深的是我们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折纸,折什么纸鹤啦,折什么纸青蛙啦,折什么纸飞机啦,折什么纸兵舰轮船啦,等等,反正当年学过的折纸很多很多。

我在红苗幼儿园的读书期间,引以为豪的是幼儿园每每在节日纪念或组织活动中,只要有歌舞上台表演就一定有能歌善舞的我参加。

印象中,记得有一次排练一个舞蹈,我贪懒不想参加,可是老师说我跳的好,非要我跳不可。尽管我嘟着嘴,极不情愿,但还是拗不过老师。

有一年的六、一儿童节,这是我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儿童节!我与小朋友们一起去了工人俱乐部(如今的工人文化宫)登台演出。我表演的精彩节目获得了大人们的一片掌声和好评。

我的记忆中,我一直是红苗幼儿园的乖孩子,读书成绩也很好,获得过许多奖状,至于什么内容我已不记得了。但老师们对我始终宠爱有加。

那个时候,百官解放街从桃园桥到槐花桥这段马路还是黄泥路,每遇下雨天道路就会泥泞不堪,走一脚要拔一脚。

我家住在下市头离上堰头的红苗幼儿园很有一段路程,还要走过大半个百官解放街,那个时候没有自行车,每次去幼儿园我是骑在父亲或姑爹的肩上去上学的。

等上了大班,长大了一点,家里就给我买了一双元宝套鞋穿在脚上,打着雨伞,与小朋友们一起排着队伍,在老师的带领下放学走回家的。

百官解放街是在1964年朱孔宇、陈光裕当县委书记县长的时候,第二次改造才建成了柏油马路,造福上虞人民的。

当年的红苗幼儿园老师和同学我能记起的已寥寥无几,如今能记得只有一个和蔼可亲的班主任老师叫项老师,还有一个蔡老师,至于什么名字我不知道。前几年在文化路的鹤琴幼儿园门口我曾经碰到过项老师一次。项老师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有头发白了些,皱纹深了些。

而儿时的同班小朋友现在记得的唯有一个王伟荣,曾经在上虞县经协办工作过,很早以前曾经联系过。

回首往事,幼儿园的童年生活是美好的,快乐永远是主旋律。

岁月匆匆,时光流逝,转眼过去了几十年,我也从红苗幼儿园一名活泼的小朋友变成了一个蹒跚的老头子。有时,童心未泯的我真的很想念以前的老师和儿时的小朋友,我更怀念儿时天真无邪幼稚可爱的童年生活。

相关文章关键词

《五岁那年我在红苗幼儿园上学》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