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诗意栖居,他从未缺席
只要心中有大爱、有善良、有希望,你的诗句,便会如:柳叶常青,絮飘纷飞,风扬遍地,化为永恒。——题记
我从不追星,陈庚、范冰冰对我来说,如千帆过尽、过眼烟云。我甚至不知道当下走红的某个电视剧中帅气靓丽的主角,是何姓名?不是我故作清高,拒绝奢华,抵制星光璀璨,也并非不喜欢他们。只是星海太广,我力不从心,也难以顾暇。
我也不从众,郭靖明、莫言的书,即使万人追捧、销售一空,我也不会趁着那股世俗的热流,卷入盲读的狂潮。我怕光环太多、受热太重,容易肝脾上火,进入心灵的死角,最终迷失心性。若读,也会精选一个风轻云淡、波澜不惊的时日,除去燥热,带着审视和冷静的心,细思慢会。
但,在今天,我却想用心,说说他。
我说他才华横溢、性情温婉,有些像宋词人柳永。他似有不悦,皱眉摇头,连连否认,并据理力争地说,他的人品不敢与柳先生苟同,也没柳永那么“博爱”和处处留情。
是的。他为情专一,情感久远。他常把对真爱的信仰,用虔诚的心灵,以水晶的形式,慎重地把它凝结在万千诗语里。我约了一个天晴静好的今天,选了个慵懒闲适的下午,捧一杯清茶,读着他悲悲喜喜的诗话。他的诗,不似年轻人的无病呻吟,也不像词藻华丽的形式主义,更不是众人笔下的离殇相思和断肠。他的诗,往往有充实深沉的意象,有很鲜明丰盈的画面感,串起一个个情绪的花,开出唯美朵儿,也荡起读者心中的层层心灵涟漪,并波及全身。在他的诗中,凝思细看,于循环往复中,一平一仄间,字字真诚,词词多情,句句圣洁,篇篇高雅。
我突然为我一时的唐突比喻而深感忏悔。比喻的是他的才情,却差点儿污秽了他那颗赤诚的心。
他揣着玫瑰花的粉红心事,藏着牛奶巧克力的甜蜜温情,枕着紫萝兰的浪漫之梦,装着对未来如阳光般的金黄色希翼,深怀着如磐石般坚定的古铜色信仰,边品着淡淡的红酒,边写着深情的诗行,静静地等待着他心中的那位伊人。
伊人在何方?是否在蒹葭中那白露茫茫的水一方?是否在独上高楼而望断天涯路的某个途中?是否在他衣带渐宽的黯然憔悴中?是否在蓦然回首的灯火阑珊处?是否在他亲手为爱种下的芬芳玫瑰园中?是否在他温柔的眉宇、深沉的双眸中?是否在他久久荡漾着的悠悠心池中?
他说,有时候,他把自己完全想象成了荷西,想象成了那个满脸络腮胡子、却格外细腻的男人,想象有一个像三毛一样才华出众、感情炽烈的人隔着万水千山走近。
他把对爱的全部执著,用诗歌的形式,在文字中捆扎成一堆堆粉红色的玫瑰花,然后用心打一个深情的蝴蝶结,小心翼翼地系上,并深藏。剩下的,只有等待某个有缘的你,去解开花结,相遇心海,并深然相爱。
我说他青年才俊,文采斐然,似诗人徐志摩。他谦逊地笑着说,实不敢当,与大师实在逊色太多,而自已只是一个学生。
但我却不断地从他如行云流水的诗句中,看到了一串串文采飞扬、文思如泉涌的深邃的穿透力和表达力。这种气势,类似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般挥洒自如、无意点染、浑然天成。又像千军万马般,势不可挡,奔腾磅礴。
正如有个作家曾评过他一样,他“同时有北方的血脉和南方的情怀”。他确实深具南方的温婉柔情,又兼有北方的豪迈气概。这让我立刻想起了著名的先锋派作家余华曾说过的一句话“我开始相信一个作家的不稳定性,比其他的任何尖锐的理论更为重要。一成不变的作家,只会快速走向坟墓,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捉摸不定与喜新厌旧的时代......作家淙淙不断的生命力,在于经常地朝三暮四”。
他常说,他并不承认自已有才,反复强调自已也只是个学生。
其实,我曾不止一次地想,所谓的大师与学生的距离究竟有多远?是否永远难以明确掂量?是否永远难以超越?大师所留下的传世之作,固然早已成为人们心中的不朽经典,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大师的手笔,就像一座座高山,屹立于我们面前。但却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一味地胆怯仰望,直至高山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有时,变换一种全新的角度,把它拿来俯视,剔除那颗盲目崇拜的心,或许会收获更多至情至性的价值。
若论学海无涯,那么,我们谁都永远只是个学生,恐怕就连声名显赫的庄子,也会果敢地站出来,并轻捋着他那发白的胡须,悠然吟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但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的推陈出新原则,那么,大师虽不会被摒弃,但一定能被超越。否则,中国何以有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文坛何以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大好前景?
他多次说自已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他时刻以一种谦卑的姿态、真诚的手笔、学习的热情,去书写万千人生。谁敢否定,就是这样一个谦逊好学、资质深厚、潜力无限的他,不会成为中国下一个徐志摩?
我说他,真诚善良,诗句淳厚,有些像顾诚和海子。他说,他才华虽不及他们,但思想却更为开通、乐观和豁达。
是的,人们往往只记住了海子那首热爱生活之诗《面向大海,春暖花开》,只铭刻了顾城的那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却往往忽略了他们心中那种难以排泄的深深抑郁感和颓废情绪,以及对人生无望的灰色的终极幻灭感。他们最终却只能活在理想的世界中,面对现实,一直走不出洒脱的步伐,最终,只有亲手将自已,埋入万丈尘埃。
但从他的诗句中,我却常常看到的只是如冬阳般的温暖、亲人般的善良、悲天悯人般的大爱、浪漫的诗情。
他曾说过,他喜欢善良的人。这让我再次深信,他正是一个善良的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有心存善念的人,才会喜欢善良的人。否则,人心相背,颠倒喜恶,即使掩饰,也终究填不平善恶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也早晚会在谎言面前捉襟见肘。
他像一个高贵的人间赤子,让那份难得的诗情紧紧缠于一身,甚至是一生,不悔。在无数个清晨黄昏,喝着咖啡,品着清茗,挨着寂静,晒着思绪,用最真的字,打开心窗,写下最美最迷人的诗行。
他的诗是温暖的、是善良的、是内涵的、是大爱的。每次读于其中,都会给我带来不一样的视觉盛宴和心灵感受。
若你,也有一颗诗意的情怀,也爱被诗意所陶醉的优雅生活,那你定会也喜欢他的诗,因为他自从与诗意栖居,从未缺席,自始至终。
若你,也喜欢他的诗,请给心爱的人,也分享他诗中的丝丝愉悦、片片暖意和重重惊喜。
若你,也像我,是一个心似梨雪、随遇而安的人,那么不管是有意记得也好,无意忘记也罢,顺便说一声,青年诗人的他,叫刘旭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