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连环画
闲来无事,泡上杯湄潭翠芽,放着悠扬而又轻快的轻音乐,打开电脑,手握鼠标,驾着小舟,开始在网海里漫游。无意中看到了“那些年”,拾到了“小人书”。特别是点到“武松打虎”时,我的心一颤,儿时买书看书时的一幕幕情景便浮现在眼前。
曾记得那时,手头一有零花钱便到新华书店买书,看了上册,又想看下册。床头边,书包里,到处都是连环画的影子。为此,母亲老是唠叨我:“放牛挖点草药,打点金银花。得些钱就去买小人书,不三不四的。放牛一看小人书,就走神,牛竟弄坏了不少庄家!还赔都赔不起!”为此我还挨了不少打,听了不少骂。尽管如此,还是阻挡不了我看连环画的欲望。
还记得那时的情景,我把放牛从山上采来的老虎姜洗净,让母亲用开水煮熟,再凉晒干。赶场天母亲为我卖了,我便硬要回来,一口气跑到新华书店,买了本《武松打虎》连环画,悄悄地塞到书包里,生怕母亲看见。下午放学后,母亲吩咐我把牛赶出去放。千叮咛万嘱咐,别看小人书,好好的看着牛!
我赶着牛儿,藏着连环画,哼着刚学会的小曲,操着熟悉的小路,把牛儿赶到青杠坡。这里可是放牛的天堂,一条宽阔的沙石马路从他脚下横穿而过,坡上草木茂盛,地势较平坦,周围又没有庄稼,只要提防牛不要到两米多高的悬崖即可。更可喜的是去青杠坡路的入口处,有一块大青石板,仰躺在坡脚与沙石公路间,这是儿时我经常光顾的地方。搭小棍,滴石子,过家家,看引人入胜的连环画,好愉快啊!
这天没了玩伴,只我独自一人独享大青石板的乐趣。我拿出《武松打虎》,独自坐在大青石板上,开始津津有味地读起来。牛在什么地方吃草,鸟在什么地方歌唱,疾驰而过的汽车从我的身旁划过,我全然不知。我完全沉浸在生动的故事情节里:武松凄惨的童年经历,三拳打死老虎的壮举,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太阳高高地挂在晁子山巅,牛儿时不时地发出“哞——哞——”的叫声,对面张老二哥家夯筑土墙的声音至今还清晰可辨。周围的环境是那么寂静而又和谐,武松那有血有肉的形象深深地感染着我。牛到什么地方吃草,会不会踩踏庄稼,这些全抛之脑外,我读着读着……,时不时地发出“好——好——”的叫声,正在这时,对门正在夯筑土墙张老二歌应和道:“你‘好!好!’个屁!你还不看你的牛!”顿时我才醒悟过来,刚才有一声异样的响声。我循声而去,只见可爱的牛儿瘫软在两米多高的悬崖下。我用鞭儿抽它,一点也不动弹。我哭丧着脸急急忙忙地跑回家,告诉了正在地里忙碌的母亲:“牛儿从青杠坡岩岩上掉了下来!”母亲听后大骂:“叫你好好地看牛,就去看小人书!晚上我要抽你的皮,拔你的筋!”夕阳下,宁静的小山村顿时好热闹,母亲东家找人,西家要杠。十来个壮汉齐聚青杠坡脚,出的出点子,找的找兽医,不到十来分钟,几百斤重的牛儿便抬到了牛圈里。我不敢靠近人群及牛儿,我害怕母亲那严厉的话语,更怕母亲打我,只得远远地观看兽医怎样在十来个壮汉的帮助下摆弄这头大黄牛,最后这头牛竟奇迹般地站了起来,我暗暗地叫好!
天黑了十来个人及兽医都走了,母亲千恩万谢。我不敢回家,我躲在家旁边树林子里的草垛旁。我的心里砰砰直跳,我生怕母亲一气之下毁掉我精心收藏的那些连环画,我更怕母亲抽我的皮拔我的筋。我坐在松软的草垛上,透过树叶,看到家里那昏黄的灯光,听到家里那极为熟悉的锅瓢碗灶声,深深地敲打着我的心,肚子里骨碌直转。我不敢回家,我好害怕,回忆起母亲那恐怖的话语,我蜷缩在草堆里,一点也不敢吱声。母亲与家人唠叨着我的乳名,责怪我我放牛不用心。也许是饭弄好了,母亲叫家人四处寻我吃饭,没找着。母亲好着急,站在干泥坎上,放开喉咙,直呼我的乳名。那声音在宁静的村落里回荡盘旋,远处不时地传来几声狗吠的叫声。听着母亲殷殷的呼唤声,想着白天放牛时的情景,我好悔恨,我好自责,我竟哇哇大哭。母亲听到我的哭声,循声而来,抱着我回到家里,家人竟一字不提白天放牛的事儿,父亲只说了句:“那么高的坎,牛竟活了下来,真是命大!”家人竟哈哈大笑,这笑声弥漫在昏黄的灯光里,弥漫在宁静的村落里。
至今回味起儿时读连环画的情景,再看看现在的九零后,零零后读书的状态,我觉得应该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