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南疆
从“塞外江南”伊犁出发,穿过“百里长卷、天然画廊”唐布拉的幽美,经过“空中草原”那拉提的辽阔,汽车开上218国道,沿山路蜿蜒盘旋而上,翻越过天山,进入了与北疆完全不同的景观,一路走向南疆。
阿拉尔:幸福是自己的,他人看得到
时下正是中秋与国庆同庆的时节,雷克萨斯在巴音布鲁克的草原公路上奔驰,远处山色深褐,覆盖着稀疏白雪,近处草色衰黄,脚临河水九曲回肠。巴音布鲁克的草原河流,滋润了一带草色繁茂,给人“行一程、回头看”的无尽思量,游人大多在这里驻足留影。深秋的草原披满收获的色彩,低矮的酥油草,能让人感受到他无比坚韧的力量。
过了库车,三个小时的路程就到了阿克苏。且不说一路上神秘大峡谷的峻峰挺拔和雅丹地貌的瑰丽壮观,也不说大小龙池碧水倒映群山的惊奇,单说阿拉尔多浪湖的烟波浩渺,就让人不虚此行。公路穿湖而过,人在水中游吗?远处相接的渔庄,辉映着微波湖水,真是一处胜景。看看即将枯竭的塔里木河,莫不是上苍悲怜,滴落阿拉尔的眼泪流淌成湖,润泽着这一方土地和人民?宽阔的塔里木大学占据了阿拉尔市一半的面积,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农业人才,在这里建设,在这里奉献。
汽车缓缓而驶,人行道上一对七十多岁的老人相依相偎、手牵着手不疾不慢地走着……什么是浪漫?什么是幸福?许多年轻人苦苦追寻的问题,在这里诠释着答案。“不幸是自己的,别人不知道;幸福也是自己的,他人看得到。”我突然想起这句话。一如这流逝的塔里木河和这养育人的多浪湖。买了九月底的大闸蟹和四公斤一尾的淡水鱼,在渔家烹饪而食,肉鲜味美,叫我们这帮吃货着实过了把瘾。这是多浪湖带给我们的快乐,我们也感受到了渔民们生活的美味与幸福。
喀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心向共产党
喀什,一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丝路名城和国际商业大都市,集聚了新疆最大的礼拜寺—艾提尕尔清真寺,堪称全疆伊斯兰教活动中心。正逢星期五,各族穆斯林群众按照常规去做礼拜,感谢胡大(老天爷)的恩赐。紧挨着的手工艺品、金银首饰打造一条街井然有序地运营着。
中亚地区最大、最热闹、最繁荣的国际大巴扎,早上十点一过就人头攒动,找不到停车位。进入市场,琳琅满目的缤纷彩缎映入眼帘,每一款都是制作各类服饰的精美材料,每一款那么亮丽、那么诱人。诱人的还有果品市场的各种呈列,阿图什的无花果、阿克苏的大红枣、和田的薄皮核桃、库车的小白杏干、皮山石榴、库尔勒香梨……只要你掏钱,都能在这里一站式购买,价格公道,童叟无欺。
阿帕克霍加麻扎—香妃墓算是喀什的一道景观吧,集聚了伊斯兰教的一应特色。乾隆皇帝的香妃最终还是回到了叶尔旦的身边,再大的皇权势力也敌不过爱情的坚贞。
喀什,一座新兴的现代经济发展特殊区域城市,让人感慨的不仅有原始质朴、粗犷豪放的刀郎和麦西来甫,有东湖南湖夜色美景璀璨闪烁下的生活,更有生活古朴、风情浓郁,富于伊斯兰文化特色的迷宫式老城区,有广场排列整齐、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辉映着挥手致意的毛主席金色塑像。这些五星红旗在喀什的街道两旁、大桥两边随处可见,映衬着高耸挺立的排排路灯,成为了喀什的一道独特风景。喀什,同乌鲁木齐、伊犁一样最具有新疆特色,最能体现民族风情。淳朴的民风、质朴的民情,唱得最响亮的那首歌是: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我们心向共产党!
和田: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
到和田学习小麦三圃田种植技术,是我们这次行程的主要目的之一。国庆期间正是种植冬小麦三圃田的时节,我们到达皮山县时,他们正播种穗行圃。拉线、打埂、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笔直的田埂,松软的土壤,四米的田畦、二米的行长、行宽十五厘米,株距五厘米,一粒一粒播下去,一行一穗,一穗四十一粒种子,每一行都是同样的穗长、同样的种粒。那种认真,那种精细,怎能不生长出希望满满的好收成?从一穗种一行(穗行圃)到一行种一畦(穗系圃),再到一畦种一田(原种圃),这是小麦种子提纯复壮、提高种植质量和产量的必经之路。“收多收少在于肥、有收无收在于种”,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只要你务实勤奋,播下辛勤,就能有个好收成。和田人民吃苦、勤恳,战天斗地的精神,怎不叫人肃然起敬?同样肃然起敬的还有和田玉石的采挖、筛选、打磨、生产工艺。投入什么样的心,就能收获什么样的情,难怪和田玉能够享誉世界。
这次和田之行虽然没有看到千年古树核桃王、无花果王,领略了这样的精神,心中并无遗憾。没有遗憾的还有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意外。下午四点,我们告别了于阗,经过“赶着毛驴上北京”的库尔班大叔与毛主席亲切交谈的雕塑,踏上了穿越沙漠之旅。到达民丰穿沙漠时,已是夜幕将临的七点,夕阳的余晖蒙蒙地罩在茫茫沙漠的上空,金色的胡杨林显得愈加岿巍。一阵兴奋之际,汽车直接拐进了公路旁的沙漠里,偏差仅五六米,可无论怎么折腾,车子楞是陷在沙漠里脱不了身。在等车牵拉的空闲,意外地感受了一番大漠落日圆、沙莽莽黄入天的意境。
库尔勒:没有荒凉的人生,只有荒凉的沙漠
库尔勒,全国屈指可数的园林绿化城市之一,宽敞、明亮、整洁的街道,绿树鲜花掩映着高楼大厦,清澈宁静的孔雀河贯穿整个城市,河水由低向高引流,滴滴浇灌着龙山公园的30万株树木和各色花草。占地1300亩的龙山公园,集月牙泉、人工湖、孔雀园、干旱植被生态等八大景区为一体,是游乐、休闲、观光、饮食齐聚的开放式综合公园。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2001年,4500多名干部凝聚着智慧与汗水,背土上山,挖山种树,团结拼搏、艰苦奋斗,以山建园,以园养山,兴建了258亩园区。历经十年,建成1300亩综合园林,开创了异地绿化先河,树立了荒山绿化典范。胡杨、红柳、国槐、柠条等在这里倔强而繁茂地生长,陪伴着游人在这里悠闲观光,伴随着孩子在人工湖里尽情游玩。“没有荒凉的人生,只有荒凉的沙漠”,正是库尔勒人民挖山建园的真实写照。
有资格拥有这写照的还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上的筑路人,他们忍耐着黄天飞沙,忍受着大漠孤烟,不仅在茫茫沙漠中修建了一条连接城市的公路,也在塔中建起了一个歇脚处,为过往的车辆加油,为旅途中的人生加油。“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南疆儿女多奇志,敢叫日月焕新天”。向你们致敬,改天换地的英雄儿女!
从南疆一路走来,发现每座城市都有一条穿流而过的河。这河流,是城市呼吸的肺吧,净化着南疆的风沙尘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纯净的河水,似南疆人民纯朴的心灵,清澈明洁了人们的眼睛。
汽车沿着217国道直逼天山,驶上了回家的路。昨天刚下过一场雪,白雪皑皑的山脉就在眼前,公路直起追赶,今日晴朗的雪山,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汽车一路盘回而下,窗外景色渐次变换,银装裹身的雪山、浓绿葱翠的青松、秋色尽染的胡杨、潺潺流动的溪水,四季景色集于一身,层次分明,美轮美奂。几重路,几重山,几重景致几回环,怎不叫人发出美的惊叹!南疆北疆隔天山,不同的是自然资源,上苍给了北疆丰茂的水土,也给了南疆广阔的能源,要不怎么说老天是公正的呢。
一路走向南疆,就是走出熟悉的地方,走出禁锢的心灵,去学习、考量,借鉴、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