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含如诗雨意的江南小书店
导读我和那个江南小书店的缘,和雨姐的默契、相知,给我的求学时光以及以后的人生道路铺上了一层如诗的雨意与温馨。
细雨霏霏的江南小镇,一缕缕和风细雨的诗情滋润着街头小小的报亭、茶摊和走街串巷吆喝叫卖的小贩的微笑。下雨的日子,心很沉静,撑起破旧的油纸伞,我如戴望舒诗集中湿漉漉的一首小诗,独自走进那个荡漾着温情的小书店。
书店很小,几平米的空间跑跳着天文、地理、政治、经济这些人类的孩子;一排报纸架上攀爬着当日的报纸和花花绿绿的时尚杂志。店主人姓于,我叫她“雨姐”。我曾向她解释之所以如此称呼她,是因为只有这个“雨”字可以涵盖她身心散发出来的那股灵气和长年与文字打交道滋养的墨香。去店里,我时常翻看《文汇报》副刊“笔会”。我留恋那些文字的清新、儒雅。每一篇文字都出自名家之手,或慷慨,或喟叹。回忆中的芳香,记叙里的柔情,嬉笑怒骂里的宽容给我异地求学的心灵一缕浓浓的宽慰。每逢周末或闲暇时,我都久久的坐在那些文字里,坐在那个小书店特有的风情里打发久居江南小镇迷人、恍惚的时光。看到喜欢的文章,我会央求“雨姐”拿着报纸到隔壁的复印店里复印下来,以便收藏(《文汇报》较贵,我一个穷学生买不起)。时间久了,“雨姐”知道我真的喜爱便将报纸送给我。她总是面带微笑幽幽的说:“拿走吧,省下复印的钱,买几本好书回去看。”在“雨姐”的小书店里,我读了三年文汇报,也买了许多自己喜欢的书籍。十几年后,每当我翻看复印的文章,抚摸着在那个江南小镇的小书店里买的书籍,总会感到一股江南细雨的柔媚穿透纸页洒落在心扉里,如“雨姐”幽幽的、恬淡的微笑。
三年后,我离开了那个江南小镇,也拜别了小书店主人对我的关爱。“雨姐”时常把复印的文章寄给我,我都装订成册一一珍藏。我和那个江南小书店的缘,和雨姐的默契、相知,给我的求学时光以及以后的人生道路铺上了一层如诗的雨意与温馨。
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