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脱壳的“灰蝉

脱壳的“灰蝉

2013-10-14 23:41 作者:李兴文 阅读量:20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五年前,我终于能够将自己从事多年的写作事业跟网络成功关联,我对此很以为然。

高兴,高兴得差不多要“翻身农奴把歌唱”那样扬眉吐气了,之所以这样欣喜若狂,是因为此前经历的种种不痛快。此前,我把自己的作品一直都是投往报刊杂志的,也发表过一些,但绝大多数的命运结局是“泥牛入海无消息”。最初,投出的作品不被采用的时候,我还能收到一封庄重严肃的退稿信的,虽然辛苦劳作之后并未成功,但还能得到起码的尊重,心里也是要发一下热的。后来,采用与否,就见不到退稿信了,留给我的是许多许多漫长的等待。再后来,便是我一回又一回地将自己毫无希望的等待拉得更长。终于有一天,有人嘲弄我“你挣的稿费把邮票钱扯平了吗”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从商业和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我真的亏了!

许久以后,再去翻看一些报纸杂志,在那些文采无法恭维、商业气息甚浓的“文字”后面,我终于看出隐藏在暗处的那些编辑们狰狞冷漠的面孔和白多黑少的眼睛,也听见他们沉重阴森的鼻息来,觉得在文字江湖里打拼也是一样的凶多吉少、举步维艰,一样的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加之生性桀骜不驯,从不愿意向别人做一些蝇营狗苟的事情,好长时间内不再投稿,但依然在写。

后来,我的写作完全变成了灵魂的需要。

进入网络世界以后,发现那里的环境是宽厚仁和的,相对来说,那里的空气也是清新舒畅的,就把文稿在键盘上敲成word文档,发表出去。不多久,竟然受到诸多文友好评,这时候,郁积已久的愤懑终于痛快淋漓地释放出去,并且完全被另类的成功所代替,心里自然无比快慰,热情洋溢地参与一些讨论的时候,觉得自己活得很实在。

最早是在网易博客里“闯天下”,曾经加入过几十个文学艺术“圈子”,结识了许多朋友,其间不乏手段颇为高明的写手,大家一起唱和往来,实乃快哉。

时间一长,真实的东西渐次显现出来。首先是作品大多平庸,“圈子”里的文章似乎多为风花雪月、卿卿我我之类的东西。有些人总有一些郁积于心的柔情蜜意等着发泄,有太多浓厚的脂粉气,当然这也没有过错,我只觉得作为“文学艺术”作品,未免过于单调、浅陋。其次是混乱,三教九流,七十二行,百工人等尽在其中挥挥洒洒,或者鱼目混珠,或者鱼龙混杂,总之就是真假难辨,良莠不分,平心静气一想,那种局面颇似新开的农贸市场,热闹便很热闹,只是让人喘不过气来,虽说人人都有话语权和表演权,但若上升到“艺术”层面,那些东西实在让人感到难堪,也就让人不免有些心烦意乱或者兴味索然。其三便是无主旨、太随意、低品位,更有甚者竟有宣传不良说教、泄私愤以及恶搞的,就觉得“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打情骂俏、吟风诵月虽为人之常情,但也不必沉湎其中,同种食物反复咀嚼也会索然寡味,必要的人生高致还是要具备的,可以对人无益,但也不能有害。就退出来了,就像一只蝉子那样将那一层颜色颇为暗淡的“躯壳”悄然退去。那是在三年以前。

让博客休眠,退出全部“圈子”,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恰逢其时有一个网友建议我加入一些论坛是去试试,情况也许会好一些。当时我却犹豫起来。因为,关于“论坛”,那时我已听到关于它们一些并不太好的名声,据说也是一些人为所欲为的地方。据说——比如有些人想骂大街了,但如今当众骂大街毕竟有失体统有失体面,就起个网名将自己严严实实地隐藏起来,然后借助“论坛”开始叫骂,结果便是“打人没好手,骂人没好口”,杀气腾腾地进行人身攻击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如此种种的人格劣迹首先让我“听”而生畏、两股战战,而“博客”、“圈子”,“好马不吃后头草”,我又不想回去,再说,自别离后,故交相继云散,前路又无知己,心里就生出被抛弃在半道上的凄凉感觉。作为修身养性自娱自乐的业余文学写作竟然也将人弄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地步,不能不说是人的精神的悲哀,推而想之,如果面对庄严神圣的重大事业,这样作为,又将产生何等严峻的结局呢?

应该是可想而知的。

但也必须硬着头皮去试试。

出乎意料,实际情况一反过去的经验和听闻,竟也得到了一些真实持久的乐趣。一是文章相对显得较有品位,因而也就想而知之作者应该颇有才学;二是管理者颇有敬业精神,专业态度和写作水平也不俗,作为文学论坛具有必要的章法和规程;三是论坛具备有形和无形的竞争机制,举凡能够经常出入者于人于己都有裨益。自此,就开始在一些论坛里长期驻留并持续发文。

当然,也许除了佛的天国之外,世间并无一块真正的净土。时间一长,还是发现一些“猫腻儿”来,无可避免,人的弱点总是掩藏不住的,国人传统文化之中阴阳两极相辅相成的原理无处不在,光明正大是一回事,阴暗猥琐是另一回事。诸如,某些网站官方人等思想中的“本位主义”,某些网站筹办“元老”们情不自已的“帮会主义”,一些作者初出茅庐手艺不精且空虚浅陋的“尿泡主义”,一些写手狂妄无知不辨荣辱的“犬儒主义”,一些带着长官习气的人毫无责任感、好大喜功、善呼口号的“官僚主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严重的地方、严重的时候,差不多是鸡兔同笼、沆瀣一气,有些论坛就会闹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地步,还有一些则不幸沦为“门前冷落车马稀”。

该走了,像一只蝉子那样再次脱去一层令人厌恶的外壳,轻轻的,我走了,不带走一点乌烟瘴气。

很无奈,我素来不会放任自己去和别人一起堕落,也不想看别人的堕落表演,我也极不善于跟别人为了一些无聊的寻根究底而弄到面红耳赤的地步。“走为上”之所以被定为“第三十六计”,是因为实在无计可施了,不走也是不行的。因而,我又从一家家网络论坛里“急流勇退”,而把“指点江山”的空间和时间让给别人,自己去找一个清净之处,当然是能够静心读书、安心作文的清净之处——安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是有意义的。

今日午间上网,在各家论坛之间游弋完毕,一切正常,心情也觉舒适快慰,就一如既往地进入“腾讯”个人空间,就看到一位网友的微薄“说说”。其人是安徽合肥的一位美女,昵称“红颜莫愁”,擅长写故事,文法别致,言辞酣畅,艺术作为和青春生命都是一样的激情涌动,其所为文也,质实并有谐趣。其人曾为“腾讯”网“城市达人”一个兴趣组的高管,也是一位勤奋的作家,我当时见到的她的新作其实是她制作的一个简短视频,视频里收集了一些文友的照片,忝为此美女作家的一个好友,我的形象很荣幸地进入这个视频之中,我当然喜不自胜!

不过,她在视频前面附的一小段话,又让我很快伤感起来。

原来,“腾讯”网的“城市达人”板块要下线了,曾经在里面出现过的一切将于某年某月某日之后不复存在,为了留住一些有意义的东西,“红颜莫愁”就制作了这么一个视频挂起来,希望各位朋友分享。

那么,大家欢聚一场,最后要各奔东西了,哪些东西才是最有意义的呢?似乎很难回答。我的美女朋友也许为此伤了一番脑筋,最后决定制作这么一个简单的视频。

无疑,这样的结局对我的心灵带来的震撼是相当巨大的。我很敬佩“红颜莫愁”的乐观、豁达,但我也相信,她一定也把一些伤感隐藏了起来。

就不由得想起了应她邀请,到兴趣组里去参加活动的那些日子来。

然而,我曾经也从那个兴趣组里愤然离开,约摸算来,也有半年时间不去了。

原因很简单,问题的根源不在文友和我之间,也不在文友和文友之间,更不是在我和这位美女朋友之间,而是因为网站编辑器的“敏感字符”过滤功能。记得我发最后一篇文稿时,我的文章中有“高潮”一词,正常的语境,规范的使用。但是,结果这个词语被屏蔽了,然后用一个突兀而丑陋的“*”来代替。

我先是愤然,然后无奈,最后无言。

即然这样不让人正常说话,我不去就是了!我又退出了,像“金蝉脱壳”那样退出,是冠冕堂皇地借故退出。

有一种奇怪的意识形态在监视和控制我们的灵魂和精神!

现在,得知曾经温暖亲切、红红火火的“城市达人”将欲下线,兴趣组会烟消云散,那么多的朋友也将东零西散,有些,也许再也找不着,也许今生再难见面,即便在网络这个cyberspace(虚拟空间)里也将有可能不再相见,又怎能不让人遗憾、伤感呢?想必,“敏感字符”过滤器这样奇怪的东西也终于能够在网络世界的一个角落里“光荣退休”或者“退役”,不啻是一件好事!

冷静下来,我这样回复她:美好的事情,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再来!

幸好,在cyberspace里,这是完全可能的;幸好,我们赖以生活的这个真实的世界尚不至于随时遭遇“下线”的厄运,我们还能够抓住一些,把握一些,而并不是像一块肉那样被抛来抛去。有些,如果没有做好,还可以重来,这,毕竟是值得庆幸的。

不过,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同在时空里的东西,总在不断地新老更替,一旦过去,真的不可挽回。我知道“红颜莫愁”是有伤感的。众多的朋友,多年的相处,在大家的生命之中留下过十分美好的记忆。今天看来,当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和支持,的确是让人感到遗憾的。想来想去,幸亏还有朋友们的心在。通过这样一个视频,让大家还能够彼此想起并记住,真的很有意义。而我,充塞于心的则是更加深重的憾恨了,如果当初不要为编辑器使性子,如果在兴趣组里多发几篇文章,和朋友们多交流几次,该多好啊!

都过去了,永远地过去了,自己,这一次又做了一回“脱壳的蝉”,虽然当初是愤然“脱壳”的,但在今天,自己的愤然已酿成不可弥补的遗憾,自己从来不是一只金蝉,而这一次,很明确地,自己变成一只伤感落寞的“灰蝉”了。

作此随笔,感谢“牧云阁”兴趣组的管理员,感谢相处多年的朋友们,感谢“红颜莫愁”,我爱你们!

2013-1-19

相关文章关键词

《脱壳的“灰蝉》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