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与分母的关系
上小学学数学,先教整数加减乘除运算,再小数,再分数。按先后次序似乎分数比前二者复杂一些。老师说很简单,上下两个数,中间一个横杠,就是分数。上边的叫“分子”,下边的叫“分母”,正常情况下,分母大于分子。这个分数颇有意思,无论什么东西只要把它视为一个整体“1”,哪怕它数量再小再寡或再大再巨,也能分成平均若干份,也能体现几分之几,或几分之一。
此文无意说数学,这活儿也根本不是码文字分内的,之所以要掰扯它,是因为人世间诸多事儿透过纷繁杂乱的表象,可以看出和分数有着密切关系和显示出它的内在规律性,且通过用分数表达,往往颇复杂的问题立马简单和清晰明了。比如说地球村的男女老少七十亿,可谓人海茫茫数不胜数,人分男女,色分白黄黑棕,乍一看五颜六色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难以理出个头绪来。但要用分数归类一下问题立即就清晰简单,把男女、肤色各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几个数列出来顿时就一目了然,足见人类之聪明,数学家之伟大。再以经济活动为例,其中复杂纷繁可想而知,但经过一番数学分析就能透视出它的的性质和规律,这其中分数的作用功不可没。诸如此类的事例不胜枚举,也正是因为人类有这这等聪颖和智慧,人类才能在地球这个家园里立于不败之地,人类社会才能发展和进步。
分数说来也忒简单,说来倒去就是上下两个数和中间一横杠,再变化再折腾也出不了这个圈儿。但简单的形式下往往蕴含着最不简单的学问和道理。在社会运行和活动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和突出。按分数的性质说,分母大于分子,没有分母就没有分子,似乎分母决定着分子,抑或说决定着分数的存在和性质。但人类社会的有些事儿仿佛并不遵从这一定律。分母能决定或左右事物的性质吗?道理貌似如此,实则并非一定也如此。分子虽小于分母,但其作用往往大于分母。这也是少数和多数的关系。按常理,少数不应当左右和影响乃至决定整体性质和方向,只有当它达到或超过二分之一,即量变到质变的一定程度,达到半数或以上程度方有这种可能和作用,到了这种程度,分子的作用就颇为重要,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具备了左右和改变整体的能量和地位了。但事实上往往没有达到这个程度,分子也能占据主导地位。
还以人类社会为例。几千年来,文雅的说是始终是管理和被管理两大阶层,其实质是统治和被统治两大阶级。从人数分析,被管理、被统治的始终居于大多数,管理者和统治者的数量始终是居于少数。若以分数表述,这些管理者统治者也就是人群中的一部分做分子者。这,似乎和数学定律产生了悖论,分子不足半数而居于统治地位,决定着整个国家的命运和走向,孰是孰非?最为典型的是,历朝历代的国王也罢,皇帝也罢,一个人抑或一个家族统治着整个国家,一言九鼎一人说了算,如若把这些坐在塔尖上的人物也算做分子的话,就是数百万、数千万乃至数亿分之一的分子决定着整个分母的命运。由此是否得可以出这样一个结论,数学定律对人类某些情况不适应或不具互通性。也或许,用另一种理论能解释通,那些塔尖上人物以一当万、以一当亿万,那是个头硕巨非常人的“伟人”也。还有一种解释,那些人是芸芸众生推举代表他们利益管理国家的人。但从历史来看,那些国王或皇帝并非民众自发自愿推举或拥戴,是凭靠暴力或子承父业世袭而来,过去有,现在仍有,将来也难说就没有。驰目地球村,这会儿一人或几人说了算的国家不乏一二。其实,可能人类社会永远都有个管理和被管理,抑或说统治和被统治两个群体,前者总是少数,是分母中的一少部分,要讲求的是前者是否代表大多数真实民意,为民而为。
远的太远,虚的太虚,来点近的实的,就说说时下中国的分子和分母,分子决定分母的事儿也同样存在着。教科书和媒体宣传,我们国家是伟大的国家,代表着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领导人民奔小康,从贫穷走向富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GDP已经雄踞世界第二,取得了前人不敢想象的业绩,令世界刮目相看,正在建造和谐社会复兴者中华盛世。小百姓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这不能不说是小百姓祖宗修来的福分!坚信主流媒体皆为实言,国家大事肯定如它所言,但再好的国家里也有这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往往在一些地区和单位极少数的分子,就能左右和决定整个分母的事儿。
愚一介草民,不懂国家大事,无权议论,也不敢议论,说几个微观上打工族基本有经历的事儿。网上有过一句顺口溜,叫“开大会研究小事,开小会研究大事,不开会决定最重要的事。”单位里,那些事是小事、大事和最重要的事,可能领导和群众看法和认定不尽一致。领导是上级任命的,能否代表绝大多数人利益,只有天知地知上级知和领导本人知,领导班子及一把手却要决定单位的大事要事。往往是特别重要的大事要事,是几个头头或一把手内定好了在会上走个形式和过场而已。诸如具体提拔谁免掉谁,重奖重惩谁人,评定职称落实到何人头上人……就是这些方案拿到职代会上(有的还不一定),职工代表有意见或不同意能奈何?还有,国人耳熟能详人人厌恶的“我代表……”,似乎只要是个官,哪怕是小组长工段长,抑或是几人的小店长,或是一个村长,都会理直气壮地喊一嗓子:“我代表……”谁让你代表了?谁人授权你代表了?你征求谁的意见了?然而,这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理所当然的事了。
少数服从多数,看似天经地义,现实中往往是多数服从少数。常常耳闻“我是XX一分子”,而这仅仅的唯一,或说“一分子”却时常作用超众非凡,不但能决定他自己的事儿,更能决定一个集体、一个单位的命运。足见这些特殊“分子”的能量和重要了。这倒不是说,满世界群龙无首各自为政为所欲为,无论是什么单位也不能没有个领导,也不能无人代表大家,客观上需要有人说了算,这是几千年颠覆不破的真理。问题是,这个领导或代表大家的人是否真正代表了大家的利益,这是问题核心和关键所在。做到这一点,这个单位或部门或地区,势必上下同心协力同舟共济,能把事情做到可能的上限,反之,必定人心涣散愈来愈糟。这样的正面例子主流媒体没少报道,反面例子也有耳闻。这些年被揪出的贪官有个共同特征,但凡是一把手无论职务高低,在所在地区或单位都一手遮天独断专行,置党纪国法于不顾,打击压制不同意见,猛搂钱财大搞女人猖獗无度,大到成克杰、陈良宇,小到搞108个情人的湖北省天门市委书记陈二江、安徽阜阳盖白宫的张治安书记等等,无一不是一人说了算的当地土皇上,为所欲为作恶多端,且这种可恶行径并非一年半载,直至脓包被戳破方才现出原形。一个一把手,把持着当地的一切权利,这是典型的分子决定分母,工作搞不上去,搂钱搞女人却毫不示弱。这样的例子,这些年可谓不绝于耳。何故?想必看官皆能列举几条。
这些人心中根本没有做分母的大多数群众,唯有自我,给执政党和国家脸上一而再再而三地抹黑,谓之败类恰如其分。
领导和群众,管理和被管理者,皆属人群中的分子,不同数学定律的是,前者人数居于少数或极少数,通常结果往往以少胜多,甚至一个人胜过数百数千……不知是现实给数学幽了一默,还是数学落伍需要与时俱进?再想想银行和储户,消费者和商家,医院和患者……无不如此。若以胳膊大腿或衣食父母来喻之,人数占据绝对优势供养他们的群众、储户、患者和消费者无疑是大腿和强势,可这大腿或强势往往轻轻与对方一较量就一败涂地,显现出真正的弱势面目来。
分子源于分母,少数或极少数分子看似数量上居于次要和弱势,但真正的强势谁能说不是这个“弱势”呢?一人胜千军的故事古今不息,今日更多。当然了,能左右和决定事物性质,或能转变事物性质的并非如你我一般的普通大众分子,而是一些“优质”个大的特殊分子,可见特殊分子之能量和作用。
简简单单的分子和分母,在数学运算上不算太难,可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其中蕴含的学问绝非一星半点。
2013.01.2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