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韩信
对于历史和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是盖棺定论。功过是非,自有后来人评说,既是这个意思!
秦朝末年,苛政如虎,四方英豪,揭竿而起。陈胜,吴广,项羽,刘邦等应运而生,所谓官逼民反,乱世出英雄。此等之辈,一方面以天下太平为旗帜,号令四方,聚众起义。一方面无不怀抱称王称霸的意图,谋自己之私利!如高祖沦落之际,看见秦始皇的车撵,不无赞叹地说道:大丈夫在世该当如此!除暴安良,义字当头,无不捧奉。追名逐利,私心暗涌,莫不效仿。一时之间,义军突起,举国叛乱,不可收拾。在此期间,高祖可谓是一贫如洗!无兵无粮,无地无营。但高祖有的是小聪明,有的是厚脸皮,有的是黑心肠!而且也善于把握机会,善于演戏。在押送劳役奔赴骊山途中,遣散劳役,收买人心,于是浪得了一个仁义的名气。而那时正值暴秦当道,仁义就显得难能可贵!此举一传,高祖人气骤升!于是四方投奔者不计其数。有了兵没有靠山,没有自己的营地,高祖又上演了一出结拜项王的好戏!自此站稳了自己的脚跟!但高祖野心勃勃,志在天下,岂能久居项王之下?于是锋芒渐露,项王疑心顿起,以致鸿门宴隆重上演。而高祖凭张良之谋、樊哙之勇,死里逃生,躲过一劫。为打消项王心中疑虑,已成气候的高祖采纳张良、韩信等人计谋,退让汉中,僻乱楚地。此后则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策,战败项王,逼项王乌江自刎,自己一统天下,遂为高祖皇帝!
汉高祖刘邦,何许人也?正史记载:其母怀孕之时,梦一龙附于其身与其交媾,遂生高祖!继而斩白蛇起义,以仁义之师,征战四方,又获得了张良、萧何、曹参等忠实粉丝的参谋以及韩信、周勃、樊哙、彭越等将帅的鼎力支持,高祖说东众人不敢向西,遂战败西楚霸王项羽,威加海内,称帝汉中。而野史所载,高祖未发迹之时,纯属无赖一个。喝酒吃肉,全部欠债,能拖就拖,能赖就赖。同时又好色,遂与酒肆中寡妇私通,诞下私生子,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但无论正史、野史,高祖乃真龙天子这一事实已经无法改变。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最终拔剑自刎,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已成定局!而在此之间,张良、萧何等辈固然功高,而韩信平生所学的文才武略,可谓施展的淋漓尽致!
英雄莫论出身。韩信出生卑微,出道之前,大部分时间专注兵法,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头儿全用上了,以至于家贫不能自给,落得乞食漂母的下场。而且大言不惭地说,日后若能发迹,必当厚报,漂母不齿,说你一个大丈夫落到如此的地步,还好意思活着?韩信笑而不理。他人更是笑其迂腐无能,韩信却读书如故,置若罔闻。后来又不幸遭遇了胯下之辱的一幕,韩信岂能容忍?但他一介读书之人,随然满腹经纶,可面对着数位彪形大汉,硬拼必然是死路,好汉不吃眼前亏,钻吧。可谓尊严尽失,颜面何存?然而如此奇耻大辱,韩信依然从容地饮下了命运给与他的一切苦痛、不公的苦酒!可见韩信有的是满腹兵法,有的是厚脸皮!直到项羽出现,韩信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时来运转,守得云开日出了,无奈有勇无谋、不善相术的项羽仅给了韩信一个执戟郎的官街,韩信怎一个心痛、不甘了得?!然而人在屋檐下,岂能不低头?虽然后来韩信屡屡向项王进献自己的良言妙计,谁料不可一世的项王对身为执戟郎的韩信置之不理。韩信满腹经纶兵法,无法施展,闻听高祖知人善用,仁德贤惠,于是投奔高祖!岂知高祖手下谋士有张良、萧何、曹参之辈,武将有周勃、樊哙、卢绾等人,对于已经以乞食漂母、胯下之辱名闻天下的韩信的到去,无不开怀耻笑!但自古读书人有读书人的清高,怀才不遇者有怀才不遇者的矜持!原本满怀信心的韩信千里投奔高祖,却遭到如此耻笑,无疑是当头一棒。于是连夜出逃。世间有千里马,亦有伯乐。好在萧何曾与韩信辩论天下时事,知道韩信非等闲之辈,于是连夜追赶。士兵传言萧丞相与韩信逃跑了!两天之后,萧何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追回韩信,向高祖力荐韩信。于是韩信在高祖面前纵横论述天下形势以及项王等诸侯性格为人。一席高谈阔论,把高祖说得喜上眉梢,便要赐将!但韩信还是要面子,而且自己熟读兵法,既然高祖派人追回,必然要摆弄一下,方能服人。张良、萧何心中明了,于是生出一计:金坛拜将!高祖不甘,周勃、樊哙等武将更是不服。但事已至此。军师、丞相如此说了,岂能不予办理?高祖于是屈尊降贵,金坛拜将,拜韩信为大将军,亲授帅印,全军由韩信统领!如此一来,韩信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平生所学有用武之地了!此后的几次大战,诸如暗度陈仓、背水一战、水淹废丘、拔赵帜易汉帜等,不仅让高祖叹服,更令周勃、樊哙等辈刮目相看,同时韩信威望陡升,可谓意气风发,人生快意!及至平定项王,天下太平,官封淮阴侯!此时韩信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以千金厚报了当年的漂母;第二件,封当年受了胯下之辱的恶少为都尉!可见韩信心胸了得!宰相肚里能撑船,韩信做的仁至义尽!但如细细考究,可知韩信之所以如此的作为,是将漂母、恶少的恩也罢辱也罢全部当成了自己前进的动力和勇气!
但俗语云:水满则溢,月圆则亏。张良通晓天文地理之术,更是善观面相,即是军事家,更是心理学家。他深知高祖乃布衣出身,为巩固帝位,必然要大开杀戒。于是自己寻了许多理由,全身而退!自此后浪迹江湖,潇洒人间。功成身退的还有范蠡,而刘伯温就有些悲催了!当然韩信等人也没有如此的幸运。再加上心狠手辣的吕雉,不仅做了对曾经得宠的戚夫人剁去手足,剜了双眼,丢在厕所当人彘的史上最为残忍的事端,且与高祖夫唱妇随,对征战疆场,出生入死的将帅,斩的斩,杀的杀,几乎全部死于非命!居功自傲,与高祖缺乏沟通的韩信更是难逃其厄!
天下初定,四海升平。韩信拥兵自重,心里不免生出反叛之心——不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更何况韩信兵权在握,论智谋也不在布衣出身的高祖之下,由王而帝,谁人不想?不料此心却被高祖、萧丞相等人看穿,于是被夺了兵权。韩信终于知道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道理。但为时已晚矣!便郁郁不乐,称病不朝。此时有一位谋士?通又对韩信论说当时天下之形式,说韩信反叛是死,不反叛也是死!曾经风光十足,现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自己莫非菜鸟?韩信岂能心服?于是又拉拢陈氢,并且成功策反。熟料即将举兵反叛,偏偏曾经韩信处罚了的一位家奴因怀恨在心,关键时刻向吕后、萧何告发韩信的阴谋!于是萧丞相以有要事相商将韩信骗入汉王宫内。绳索加身,俯身就法,诛灭三族。一代名将,如星陨落。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之成,何由也?韩信之败,复何由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历史自有定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