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二十八岁那年我搞了化妆品包装设计(中)

二十八岁那年我搞了化妆品包装设计(中)

2013-10-18 16:19 作者:上虞厂房网 阅读量:31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我进入上虞真美日化厂的第二天,就被副厂长王连根带到了上海,正式入驻厂里的“驻沪办”。

离厂临走前,厂长茅海富交待给我的任务主要是搞化妆品新产品开发。要我在上海除了向二位老法师学习化妆品的包装设计外,兼做“驻沪办”的日常事务。

厂长茅海富要我多学点本事,就是想培养我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对厂长的这点意思,我心里非常明白,而且我在以后的日子里确实也努力了。

最终在我自动辞职的那一天,他就不高兴地说了我一句:

“刚刚好派用场,侬就要走了。”

这句话里有着许多难以表达的不尽之意,我很清楚。

我搞化妆品新产品开发,需要了解化妆品最新的流行款式。于是,我就跟随着王连根和厂里销售科的业务员一起走南闯北,参加每年的春、秋两季的全国百货订货会。

我还拜了王连根做我的师傅,向他学习供销业务知识和本事。当年的上虞真美日化厂,是由百官一村和百官大队农工商企业公司两家合股开办的。我的师傅王连根是百官大队农工商企业公司派驻的副厂长,具体分管负责供销业务。

我的师傅王连根是百官四村人,复员军人、党员。年令只比我大二岁,文化程度也是高中生。当时我厂高中生不多,只有九个,而男的仅有三个高中生,还有一个是供应科的茅浩明。

我的师傅王连根个子虽然长得不高,与我差不多,但非常精明能干,能吃苦耐劳,以善长跑销售业务在当时当地的乡镇企业中是出了名的。

我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知识和技能,可以说,今天我能满世界地闯荡,一半的本领和胆量来自于他的传授。

1986年,我的师傅王连根带我去河南郑州参加了全国秋季百货订货会,这是我第一次到达中原大地,也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百货订货会。

这全国百货订货会,源于1953年的国家商业部内部召开的第一届全国百货订货会,至今巳拥有59年的悠久历史。在全国45个大中城市已成功地举办了106届。她经历了百货商贸流通领域由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的巨大变迁,为繁荣市场、促进科技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如今已改称“中国日用百货商品交易会”

那个时候乡镇企业要接点业务订单真的不容易!

白天我们在会场外面摆地摊宣传,晚上则要到各个百货批发站代表的住地去找人;当时有许多参加会议代表下榻的宾馆,保安是不让我们随便进门的。

我们要么就是直接翻墙头爬进去,要么就是使用颜色相同的假代表证蒙混进去。

当我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采用各种方式混进宾馆之后,我就跟着师傅王连根按照各地百货站住宿的花名单,逐个敲门找代表洽谈业务。

如有意向签订供货合同的,我们就会当场送上一份礼品。这礼物的价值也是逐年升级的。开始只是送羊毛衫、丝绸被面,后来就改送黄金制品,最后干脆按业务量比例用信封装上现金。

那个时候乡镇企业刚刚起步,跑业务接业务都是这么做的。各地一级百货批发站的业务代表真的是肥缺,每次订货会议结束都是满载而归。

后来,各地的百货批发站业务代表每年都是轮流参加会议,大家共同享受乡镇企业送上的美味了。

就这样,我的师傅王连根带着我到郑州、武汉、黄石、广州、深圳、北京、南京、南昌、上海、杭州等地参加了一届又一届的春、秋全国百货订货会议。

我搞化妆品新产品开发,每设计一款新包装出来,就需要把图纸上的东西做成实物。化妆品的包装,主要是玻璃瓶和塑料盖以及内盒,还有纸箱等。玻璃瓶和塑料盖是需要先做模具的。

于是,我跟着我的上海师傅上海家化厂中试室副主任姚洪亮跑模具厂、跑玻璃厂。

但他一身兼二职太忙了,难得有机会带我出去到厂家,具体工作还得依靠自己想办法解决。

无奈之下,我又拜了自己厂供应科负责玻璃瓶的朱文龙做了师傅。

我的师傅朱文龙是百官一村人,高高的个子,瘦瘦长长的身材,读的书虽然不多但非常敬业,有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

我跟了朱文龙师傅后,跑了很多玻璃瓶模具厂和玻璃瓶生产厂家,学到了许多玻璃瓶知识,也学到了一种做事要敬业、做人要吃苦的精神。

我们厂生产的化妆品,主要有膏霜、乳液类护肤品,还有香水、花露水、头油、指甲油等。这些化妆品需要用磁瓶和玻璃瓶这二种包装来盛装。

做一个玻璃瓶的采购员真的不容易,那几十公斤重的铁制模具随身带着跑就不简单了,而且玻璃瓶的生产厂家,因为牵涉到环保,不可能开在市区,都在路途遥远、偏僻的农村地区。

我曾经多次背着这么重的一套又一套铁制模具上车、下车,赶路、赶时间,特别是夏天,顶着烈日汗流浃背地满世界走,真的体会到很累很苦。

当我的上海师傅刘维亚帮助我们开发“蒙丽”牌系列化妆品的时候,设计而出是一整套造型各异的玻璃瓶立体图。

然后,再有我的上海师傅姚洪亮按照图纸再逐一具体设计出玻璃瓶的结构图。

接下去,就是我找朱文龙师傅拿着图纸一起去玻璃瓶模具厂定制玻璃瓶的模具了。

按照中试规定:我必须要等到包装正式定型后再批量生产,确认没有问题之后,才能把新产品包装的供应单位移交给厂供应科,让他们具体负责采购。在此之前,必须由我全部负责到底。

于是,我与朱文龙师傅跑到了阳澄湖畔的沙家浜镇,那里是闻名全国的玻璃模具之乡。

我依稀记得,当时每副模具的刻制费用是手工模2500元,自动模4000元。一般每只玻璃瓶的生产是需要一出四或一出八的,大约每套需要花费16000元到32000元,价格很辣手的。

等到常熟芦荡模具厂开好玻璃模具之后,我们再把这一套套的模具又背到了海门玻璃厂去正式生产,海门玻璃厂是一家生产磁瓶为主的厂家。

我记得当年我们在海门青龙港那里上岸后,是乘坐二轮车到玻璃厂的。这二轮车可不是什么机动车,而是自行车,这是海门农村特有的别致的交通工具。

哪些年为了这套“蒙丽”牌系列化妆品玻璃瓶的定制、定制,我跟着朱文龙师傅四处奔波,到过江苏常熟芦荡模具厂、张家港玻璃厂、海门玻璃厂、如臬玻璃厂、南通玻璃厂。

可以这么说,玻璃瓶行业的基地大多在苏北农村。

新产品开发前期,由于我对材料供应业务不熟悉,很难离开厂里的供应科协助,所以我又拜了严阿尧为师傅。

我的师傅严阿尧是百官一村人,当时已有五十多岁了,对我来说象个父辈,很有一种亲切的感觉。

他文化虽然不高,但在工作中办事特别认真,一丝不苟。每次材料供应单位送货到仓库的清单,他都会与仓库保管员小芬把数量、价格逐件核实一遍,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好。

包装材料供应品种很多,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化妆品的美观。要做个好的采购员是要懂得很多材料知识的,还有学会核算成本,节省成本,最大限度地维护本厂的利益。

另外,手中有了采购权,要经得起金钱诱惑的考验。

我跟着严阿尧师傅,主要学习了化妆品的塑料瓶盖和电化铝盖及喷雾头子等材料供应业务知识。

为了尽快熟悉材料供应,我跟着严阿尧师傅到过宁波鄞县电化铝厂、奉化溪口塑科厂、余姚泗门铁罐厂、临山塑料厂、高桥塑料厂、慈溪观城塑料厂、台州椒江塑料厂、黄岩塑料厂、温岭吸管厂、新昌粉扑厂等许多协作厂家。

因为我有文化,又善于学习,很快地就掌握了许多材料供应知识。我还熟悉了塑料原料在化妆品包装上的不同应用,塑料产品制作工艺流程,最主要是我学会了塑料制品的生产成本核算。

当年几个协作单位特别是塑料厂的人最惧怕和我鉴订供应合同,我往往能把对方将要为我厂加工的产品,扣除模具费、电费、人工费成本投入后,计算出最低的单价,然后杀价,让对方只能依靠数量来维持最薄利润。

这一招让不少协作厂家少赚了加工费,但降低了我厂的生产成本,绝对维护我厂的最大利益。

新产品开发到最后,是产品准备出厂,这就需要纸箱包装了。纸箱包装还包括配套的纸盒内包装。

纸箱是化妆品最主要的运输包装形式,而且用量也很大。在我们厂的供应科,具体分管纸箱包装业务和商标瓶贴业务的是茅浩明,我也拜了他做我的师傅。

我的师傅茅浩明是百官四村人,个子长得很高,人比较忠厚老实。也是高中文化学历。

我跟着茅浩明师傅在本地跑了好几个厂家采购纸箱,主要是为了能从纸箱厂学习纸箱包装知识,为我厂所开发的化妆品新产品配套服务。

当年我跟着茅浩明师傅经常去的是百官镇纸盒厂(如今的新华印刷厂前身)、百官岭光纸箱厂、百官后村纸箱厂等几家协作厂家。

最后,我也终于从对方那里“偷到了拳头”,不用麻烦对方厂家设计,自己就能够独立设计纸箱包装的规格、尺寸。

我还从纸箱厂和商标广学到了丝网印刷,自己也能够独立设计不干胶商标、瓶贴的图案。

为了学习化妆品新产品的开发,做好中试工作,为了搞好这套“蒙丽”牌系列化妆品,我先后在上海拜了二位师傅,在厂内也拜了四位师傅,全面地系统地学习了化妆品包装设计和材料供应,收获不小。虽然还是“三脚猫”,但也积累了一些基本的业务知识和技能。

1989年,我们上虞真美日化厂生产的“春江月”牌球形喷雾香水,获得了国家化学工业部优质产品证书。“蒙丽”牌系列化妆品包装也获得了上海包装一等奖。

开发“蒙丽”牌系列化妆品,我们成功了!

我以为好多业务知识不是从书本里能学出来的,而是跑出来的……

《二十八岁那年我搞了化妆品包装设计(中)》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