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情寓乐过“小年”
二十三糖瓜粘,这句来自祖国南方的顺口溜,也不知甜了多少代人,那融情寓乐的甜蜜,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都让人陶醉。与南方糖瓜粘相枭美的还有南阳的“炕火烧”,那“火烧”的酥香,也已经有幽幽千年,也不知从那一代人起,我们的祖先把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称之为“小年”。
在祖祖辈辈相传的传统理念里,过了“小年”这一天便天天是“年”了,在这段老人乐与孩子笑的日子里,孩子依然是主角,在我的记忆里,孩提时代的“小年”,虽然清贫但很快乐,那个时侯,在城里工作的父母非常繁忙,几乎无暇顾及我的生活,于是便把我和妹妹们送回了乡下的外婆家,那时的外婆家也非常清贫,一年中难得吃上几次白面饼子,那年的腊月二十三到了,记得那天上午刚吃过早饭,外婆把平时不舍得吃的白面用瓷碗盛在一个土瓦盆里,然后,用平时发面的酵子拌在面里,再后来,用温水把面和酵子搅合在一起,再用手挛成面团并盖上锅盖等待发酵。傍晚的时候,天上飘起了雪花,正在外边与村里小伙伴们玩耍的我,还未尽兴就被舅舅拉回了家,那晚吃饭的时候,舅舅在中间的屋子里隆起了火盆,火盆里的火红红的,顷刻间,驱散了我身上的寒意,让我的心中瞬时间顿觉暖烘烘的,不一会儿的功夫,外婆和舅妈把炕好的“火烧”端到我和舅舅与表哥表妹们的面前,我吃着酥香的火烧(烧饼),外婆告诉我:腊月二十三“小年”是祭灶王爷的,寓意是期望来年要有一个好收成。这时的我已经被外婆用柴禾锅(土地锅烧柴用)炕的“火烧”所征服,根本没有听懂外婆在讲什么,看到我的吃相调皮,慈祥的外婆喜的溢于言表,连连说“:娃呀,慢点,慢点,…”围坐在一旁的舅舅和舅妈及表哥表妹更是喜笑颜开,就在这时,外边传来了阵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几年后,我回到了父母身边,由于和外婆家相距甚远,每年只是在春节过后,才能到外婆家给她老人家拜年,而外婆也很少来我们家小住,唯一的一次还是我读初中一年级那年,那个时光,我家的居住条件略有改善,家里盖好了小楼,经济各方面都有了好转,那年的腊月二十三“小年”,在我们家小住的外婆,首次享受到了母亲从城市街上买回来的“火烧”夹肉,那一刻,我看到吃着“火烧”夹肉的外婆两眼禽满了泪花,泪花从她饱经沧桑的脸上沟壑里流下........,外婆的一生与我的父母一样尝尽了甜酸苦辣,我看的清楚,那个瞬间,她的心里是幸福的,遗憾的是那年的春节过后不久,老人家就永远离开了我们。
如今,我的父母也就已经到了晚年,每年腊月二十三“小年”,我和妻子都会亲自下厨用电饼铛烙制“烧饼”,到晚间的时候,我的儿子还会把他的两个姑姑及弟弟妹妹接回家来,我们和父母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我和妻子亲手烙制的“烧饼”,谈论着新一年的新打算,亲情融融,其乐悠悠,每每在这时,我都会情不自禁的吟诵起《诗经》中的《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我坚信,新的一年会成就着更多的新希望…..。
(吕兆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