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刘老婊
看了水浒,小偷股上蚤时迁的故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他在108个好汉中却排名最后,水浒后两位都是小偷,因为小偷危害社会,当然政治地位低下。现在关于对小偷的处罚也不过就是打他一顿,追回被盗物品完事。
社会有“小偷不犯死罪”的说法,其实,这也是有历史典故的。在战国时期,信陵君门庭食客3000人,各有才能,其中有一位神偷,也很了不起的。有一次,秦国要攻打赵国,眼看赵国要灭亡的,信陵君一方面佯装迎战,同时便派这个神偷去,第一天晚上偷来秦国总指挥的头盔,秦国将领便加强戒备;但第二天送回,便又偷来将军的佩剑;第三天晚上送回,同时送去警告信,把剑插在书信上,通知对方立即退兵,否则,要偷他的人头。秦国总指挥非常害怕,于是便下令退了兵,这个神偷解了赵国被攻击的危险。从此,信陵君下令:小偷不犯死罪,凡逮着小偷,小偷挨一顿打追回物品就行了。
不久前,人们都称他老?的刘小偷死了,估计他是病死的,因为无钱治病,死时不足60岁,他的悲惨离去,给人们留下较长时间的谈论话题,当然他留给人们不少像阿Q一样的故事。在此,我只记下他的几件事情的,记录下他的普通生活。
一、普通风光的青年
他是个孤儿,父母死在“粮食关”,他有没有亲戚,靠吃百家饭、住百家店长大,青年时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产队安排他住队里的破旧公房,自己独立生活,久而久之,他对生活失去信心,也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于是就好吃懒做,干起偷人的事情了,也好,生活当然得到改变,实现小康的,附近都知道是他,也不敢得罪他,被他偷自认倒霉。在我们那,无论老小都喊他老?,顺着他,希望他不要偷自己家的东西就好。这个老?刘小偷自然就穿着上好的衣服、皮鞋,戴着手表,出没在家乡和城市中。他的本质不坏,在当地,若谁家生活遇到天灾人祸,他也慷慨,送点战利品救济别人,人们都不反感他。
他说:“我怕累,但我不偷邻居家的东西,我只在城市做事情”。也有许多青年羡慕他的风光生活。
二、露水婚姻
因为有利可图,地方上总有几个妇人,为他销售赃物。同时扮演不光彩的角色,有个老妇人,因为贪财,经常为他销售赃物,夜晚收留他,这个老妇人家有一位漂亮的姑娘,因为家里贫困,几间草房都没有房门,女儿的房间是用草帘隔着的,这个老?虽说是小偷,可长的也有模有样的,为了想讨姑娘做老婆,他多次到城市了偷来好衣服、装饰品、化妆品等,很快,他拥有了这个姑娘的。他没有办风光的婚礼,没领结婚证,左邻右舍都知道,姑娘也任何这门婚姻,就这样,刘老婊生活在丈母娘家,很快生个胖小子。刘老婊一度在生产队干农活,他说要靠自己劳动养家。
三、吃国家饭,我是“国家干部”。
偷了进,进了出,出来继续偷。反复几次,还是回来了。政府没办法,乡里安排他打扫街道,干些短工,每月也有三十多元的收入,住在废弃的影剧院,一栋小楼,挺好的小楼,他非常高兴,常常在外吹:“我是国家干部了”。的确,有几年,因为农业税上缴,当遇到不交的难缠农户。乡里就让他去要,政府另外给他奖励,这几年,他真正风光了,因为他的故事多,他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到每个商铺都能收不少卫的生管理费,生活挺不错的。他也不知从哪个地方,找了个年轻的女人,这个女人腿脚不太好,常年被关在家里,很少有人看见她,他有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他遇到熟人总是说:“我现在是国家干部,到我家喝酒。”
四、他病死了,较长时间的话题
又是好景不长,社会改革了,政府裁员了,乡财政出问题了,处分了不少人,他没了收入,两个人的生活成为问题,他急了,老了有不能再偷,他耍起无赖了。于是整天在街道骂领导,到政府去要点生活费,同时他继续“化缘”,他不在风光了,继续为街道打扫卫生,得到很少的一点工资,人们都可怜他们两口子,也主动送给他点东西,给他点生活费,办公室的报纸也都给他卖废品换生活品,小日子很艰难。偶然的机会,他来找我,那时个冬天,他来要废品,气色很不好,脸肿的厉害。后来他一直没来,听说他死了,我想他一定是病死的,再后来听说政府安排几个人把他收留的老婆送到一个社会福利院去了。
一段时间后,没有人谈论老?刘小偷了,我想:他彻底没了,他像啊Q一样不会再有。
毕竟做农活收入太少,一天也就三角钱的收入,于是,他又重操旧业,干起偷人的勾当,可是好景不长,因为他到一所中学偷钱,被逮着了,还打个半死,差点送了性命。公安机关在学校审问他,他供认不讳,他被关了。这段露水婚姻自然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