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在时间的终结点上---广州印象之四十八

在时间的终结点上---广州印象之四十八

2013-10-18 17:10 作者:白说废话 阅读量:28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打开电脑,就见三哥的人头在闪动。三哥是诗词界的名家,发了新作,总要转给我这个么弟鉴赏。虽然我开玩笑地说过,中国诗词已经沦为圈子内自我吹捧和相互吹捧的大杂院。但他不以为意,依然活跃在全国诗坛。其实,其他文种何尝不是一样,散文早成为无病呻吟加有病呻吟的臭水塘。不过,今天发来的四首七绝是吊唁亡母的,我一看就深有感触,悲从心来。还有几天,就到了母亲去世的两周年忌日。我羁困岭南,春节不能回家扫墓,只能在南天遥祭。

两年前的今天,母亲就进入了弥留期,一口气总是悠悠忽忽、断断续续的。有说,人将离世,心有牵挂,气难得断;也有说,人已离世,心愿未了,眼不会闭。老娘两样都遇到了。那个年就在等待中过去了,远在南方的瞎子老姐回去了,同在南方的孙儿孙女也回去了。应该阖眼了吧?但那个早已打开的门总进不去,另一个世界的呼唤仿佛很近,又仿佛还很遥远。老姐坐在病榻前,掐指推算了半天说,你们三兄弟注意了,老娘拖不过初六。正月初六,我在老娘断续的鼾声里守了一夜。时间缓慢地流淌着,寒气缓慢地弥漫着。伴着我的思考,是母亲即将远去的生命。而我的生命,是从那个生命里出来的。人啊,就这么一代代出生,又这么一代代离去。厚养薄葬,是我们几兄弟一贯的主张,老娘也是满口赞成。在她艰难困苦的一生中,至少在老来几十年里,过得比较舒坦快乐。在两天前,她少有的清醒了一会,对四哥叹息了一声:人怎么要死呀。说完又陷入了昏迷之中。从不忌讳死亡话题,也不怕死亡来临的母亲,有生以来第一次流露出对生的眷念。

那几天状况都一样,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还会拖多久,或者说,已拖不了多久。初七我和爱人在沙市,大半天没有来电话,我与爱人说,看来老姐的算命不准,只能哄一下心里有鬼的贪官污吏,对心里无愧的平头百姓不起作用。老娘一生坦荡,阎王爷还要打扫厅堂做好准备,不知几时才来迎接。话音未落,手机响了。四哥着急地说,老娘快不行了,吐气长吸气短,喉咙里的痰越来越多,声音反而越来越小。我和爱人赶紧拦车往回赶,下车后我抄近路,往后门跑去,脚步急切又沉重。四哥打开门,略带嘶声说,听到你的敲门声,老娘才去了。

本来早就有思想准备,那一刻我还是呆了。初七晚上八点,一个给我生命的亲人终于撒手而去。我也和她一样,感到时间停止了。对亡人来说,当她阖眼时,时间就结束了,以后日月经天江河行地都已无关。但我们是活人,还有苦难需要承受,还有生活需要继续。当务之急,是要让老母安心闭上双眼。

老娘的眼睛没有完全闭上,肯定还有挂心的事。而这种事只有一桩了,我们一直瞒着她。四哥轻轻地揉着老娘的眼睑皮,三哥把嘴附在她的耳畔,告诉她,大哥去了已快一年,正在那边等她。大哥已是七十多的人了,走的也是?头路。四哥拿开了手掌,老娘已经闭紧了两眼,面色平静而又安详。

那夜很静,连哭声也没有。古城的那段城墙黝黑黝黑,正月寒风扫过城坡上的杂树林,偶尔发出一点响声。

除夕弥留气已微,时临初七痛魂归。上苍着意怜人子,春雪连天洒作悲。

平土埋坛作墓田,小园蔬果四时鲜。先留一角空闲地,有待儿来伴母眠。

花晨月夕泪空流,贫苦人家不断愁。愁满空山聊一慰,百龄只欠四春秋。

生虽贫贱去安闲,明月清风水一湾。园角不赊埋骨地,让他人挤北邙山。

录下三哥的四首七绝,作为兄弟仨的同声悼唁。

(注:此四首诗已在中华诗词上刊出。爱诗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

相关文章关键词

《在时间的终结点上---广州印象之四十八》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