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座谈:愚公移山

座谈:愚公移山

2013-10-13 13:58 作者:南山无雨 阅读量:30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一篇本来毫不起眼的小文章,毛先生一引用,便名动天下,历久不衰,至今热度摸起余温尚存,什么歌曲、影视、国画等不一而足。

在谈正文前,我们还是把这个东东先摆出来,使大家明白在说啥子,免得酒过三巡还不知道,是为什么请客。

典故: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又何必担心挖不平呢?”后因感动玉帝,所以玉帝命大力神的两个儿子搬走两座山。

据说,老愚在干此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时,曾聚室而谋,即开了一个座谈会。岁月匆匆,天地悠悠,时间过去了这么久,现在我们也开个座谈会,请到场的有搞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历史、环境、地质、移民等方面的人。而不是所谓的专家和学者,因为老百姓不太相信挂名的东西,吃亏多了,也变精了。

主要议题:乱弹愚公移山

座谈会气氛热烈,与会者纷纷发言,现简要记录如下:

移民干部:愚公以及乡民,生在大山之中,交通不便,生活不便,在这个情况下完全可以举村而迁,住到大山外面的平坦之地不是更好吗,这样既省力又省时,好在现在有政策,可以“移民”了。

政工干部: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在革命与建设中,我们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地质工作者:王屋和太行处于地质构造上升期,愚公说山不会增加高度,何愁挖不平?是不科学的,因此按照愚公移山的进度测算,可能是难以办到。

环境人士:王屋山、太行山是名山大川,俊秀挺拔,风光秀丽,挖掉了十分可惜,且破坏生态环境,此举实属不明智。

历史工作者:据考证,是手里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老愚不停地干下去,危及到他的利益,于是赶快将这件事告诉了玉帝。玉帝觉得一是没有理由阻止愚公的行为,二是又不能一个炸雷劈死他。权衡再三,干脆就以所谓至诚之心,两面讨好,又博得个好名声,何乐不为呢。

企业经理:企业最终的目标之一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不得不思考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没有一个企业愿做赔本生意,所以我绝不会允许我的员工去做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语文老师:愚公移山,其词性为形容词,褒义词。近义词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始终不渝、坚持不懈、精卫填海、百折不挠。反义词有虎头蛇尾、有头无尾、有始无终、半途而废。

自由主义者:愚公讲到:即使我死了,我有儿子在;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是一种家长制的霸道逻辑,人与人是平等、自由的,任何人都不能剥夺别人的自由选择,强迫他人必须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禅师:山没有动,是人心在动。

工程师:从工程学的角度,挖山是最原始,最不应该选择的做法,为什么非要把山挖平,把山移开,修路,修隧道的方案都比挖山可行。如今后人已经在老愚公曾经打过主意的太行山悬崖绝壁上开凿出河南郭亮村、山西平顺县的挂壁公路,景色绝佳,叹为观止。

主持人小结:没有想到各位发言如此踊跃,见解新鲜,角度有趣,不错不错,在一个多元化,多样化的时代,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意见,如同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般十分正常。我们尊重愚公老人,感动移山精神,不等同毫无保留,毫无歧义的赞同他所做的一切。尤其是现在人们的视野比前人广阔,信息比过去庞杂,思维比较活跃,精神更加独立。从大家围绕愚公移山所生发、引申出的诠释就可见一斑。这是个好的开头,希望再次选个题目与各位品茶畅谈,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关键词

《座谈:愚公移山》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