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怀激烈 浩气凛然――读苏叔阳的《我是卢沟桥》
很少读诗,但最近读到苏叔阳的一首诗《我是卢沟桥》,却让我爱不释手,诵读再三。读了此诗,才更加深信,诗在特定的环境里,它独具的魅力,鼓舞人心的战斗号角的作用,是其它文体所无法比拟的。
我国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其凝炼含蓄的语言,深邃的意境,给人予艺术的熏陶。但我更偏爱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作品,读这方面的诗词,总让我热血沸腾,仿佛置身抵抗外族侵略,建功立业、策马杀敌的古战场。
《我是卢沟桥》又给了我这种久违了的感觉。
《我是卢沟桥》,以独特的视角,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卢沟桥的自述,为我们展现了卢沟桥的前世今生。当我们徘徊在卢沟桥上,为形态各异、精美绝伦、栩栩如生的500只狮子赞不绝口时,当我们品味着“卢沟晓月”美不可方物的风景流连忘返时,我们是否会记起,卢沟桥有过荣耀,有过美丽,也有过耻辱。1937年7月7日,是卢沟桥的奇耻大辱,也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日军“这些短腿的野蛮的禽兽,向守桥的中国军队开炮”,中国战士奋起反击,让狂妄的侵略者的污血,溅满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桥。历史在这一刻停驻,卢沟桥为我们时刻敲响了警钟。居安思危,忘战必危。作者以一个诗人的良知与责任,栏杆拍遍,吹响了民族主义的号角,激发起读者的爱国主义热情。
整篇诗读完,让人有荡气回肠、壮怀激烈之感,一股凛然浩气直冲云霄。我们更加憎恨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侵略者。民族曾经受过的凌辱,人民曾经受过的苦难,我们都应该永远铭记!当曾经的侵略者又在窃取我们的领土——钓鱼岛,妄图把我们围堵在家门口时,我们是视而不见,装聋作哑,还是万众一心,保卫我们神圣领土的完整?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读一读这首诗,让自己的灵魂再次经受战火的洗礼,不忘前耻。当然,维护主权,捍卫领土,也并非只有通过战争才能解决。但爱国主义精神应该根植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有国才有家,每个人都应该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美好家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爱国之责,守土之责!
一个人的能力很小,但13亿中国人的合力就是一股势不可挡排山倒海的力量,一切的侵略和阴谋都将会被彻底粉碎。
因为,中国已不再是75年前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