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新编系列之十八:拔苗助长
一、仅以河北徐水县为例,在大跃进时期,《人民日报》曾大肆报道该县:一年粮食收获达到12亿斤!
二、某地,分管文化的副县长多次强烈要求:三年内,必须培养出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本土作家来!敢把矛盾、鲁迅,甚至诺贝尔文学奖统统拿下!
三、家畜家禽是“催长剂”催大的,蔬菜瓜果是“催熟剂”催熟的;肉类用“瘦肉精”催瘦的,牛奶是用“三聚氰胺”催“达标”的......各类“炊具”(催剂)应运而生。毋庸置疑,这是一个悲“催”的年代。
四、读幼儿园时,教的是小学文化;读小学时,教的是中学知识;读中学时,教的是大学生活。
五、经济转型时期,各行业的竞争白热化,造成各家各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成才急切心理。三岁习书法,四岁练钢琴,五岁说英语,六岁读奥数,七八岁神志不清,致欢快的童年过早“夭折”,使“孩子疯在了起跑线上。”
六、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多次表明:我国社会经济发达程度远超美日等国,各项事业发展水平直逼火星人标准,老百姓幸福指数早已破表!
(2013.02.11于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