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为什么莫言能得诺贝尔大奖

为什么莫言能得诺贝尔大奖

2013-10-17 02:50 作者:黄河飞瀑 阅读量:34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北京时间10月11日晚上7点,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因此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陆本土作家。这是中国人百余年来的一个大梦想,是华夏文化史上的一个突破,全国人民无不欢欣鼓舞。庆祝之余,人们开始了各种各样的热议:为什么莫言能得诺贝尔大奖?论文化背景,小学缀学;论家庭背景,普通农民家庭,按照现代人的习惯认识,凡是成名成家的人,必有煊亮的背景,出身在寒微家庭,自已的文学基础又是如此薄弱,他是靠什么成功的?

本人不揣浅陋,说点个人的观点,提请各位方家指斧。

莫言的成功,至少应包含下列几种因素:

一、乡土文化的影响。山东省是孔夫子的故乡,齐鲁文化代表了当时社会的最高水平,千百年来,大思想家孔丘的国际影响力长盛不衰,无人能敌。莫言作为一个山东人,从小便受到孔孟之道文学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吸取了一定的营养。再加上鬼怪大师蒲松龄的魔怪文学示范,使他先天具备了其它地方的人不具备的特殊素质,为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本质基础。在人性创作方面,受到了史学鼻祖左丘明的启发,将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通过几个典型人物反映出来,起到了画龙点晴的作用。有了这些东西作铺垫,莫言的思想基础便构成了。

二、文革文学的影响。莫言出生于50年代,不可避免地经过了文化大革命,在这场大运动中,几位出尽风头的人物张春桥、姚文元、江青等人,祖籍均在山东,而这几个人在文化上都有一套,可称为反动文痞,他们那时的得意,也让不少人羡慕,由此引发了学习纯传统文化的热潮,特别是姚文元的一句话:“坚持数年必有好处”,迷住了一批青年人,尽管那个时代青少年总的趋势是学工、学农、学军,加上批判资产阶级,但确有极少数人研究文学,一些文革小说便应运而生了,像“少女之心”、“金光大道”等,这些小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乡土气息浓厚。

三、摆脱了正规教育的束缚。小学没有念完,看起来非常可惜,但细细研究起来,并非坏事,因为现代系统化的教育,严重束缚了孩子们的思维,程序式的教学模式,一步步抹杀了他们的天性,扼杀了创造力,把他们无畏的发散性思维坚固起来,这样做的效果,看起来很好,做出的题一模一样,步骤清晰,非常规矩,殊不知很多天才就在这样的体制下变成了蠢材。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引入中小学以后,更是错上加错。众人是否知道,早在1672年左右,创建微积分的德国数学科学家莱布尼茨对计算机发明家帕斯卡制作的加法器进行了改进,设计制造出手摇式演算机,并把这台最早的计算机,托传教式转送给同时代的清朝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希望借此增进东西方科技文化的交流,康熙对自然科学也很有研究,看到那台计算机之后,经过反复琢磨,认为只适用于算学研究,不便推广,因为这是教人学懒惰的机器,特别不适用于青少年。实践证明,当年康熙的决策是正确的,电子计算机这玩意儿,对孩子身心伤害巨大,且不说孩子们玩游戏上瘾,就是用电脑来学习知识,对身体,特别是对眼睛的伤害,比任何东西都严重。莱布尼茨赠给康熙的那台手摇计算机,至今还保存在故宫博物院,没有流入民间,真是万幸了。否则的话,不但影响孩子们的身体,对智力也会产生严重影响,计算机的程序,环环紧扣,逻辑性非常强,把孩子们任意想象的发散性思维固定起来,再也无法拓展了。莫言没有完成学业,避免了思想被坚固,这也是他能够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四、军队是一个大熔炉,最能锻炼人。他能够参军,是人生转折的最大一步,没有这一步棋,很难想象他能取得什么成功。所以,本人建议有关部门,实行全员参军制,让符合年龄、身体条件的每一位青年人,全部进部队当两年兵,在这个竞争性很强的大舞台上走一圈,对青年人的成长大有好处。

五、军艺奠定了他独特的创作理念。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著名作家徐怀中先生的赏识,对莫言来说真如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在大多数情况下,伯乐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古今中外很多的成功者,当初都幸运的得到过伯乐的常识,人们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是的,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一个正常人,都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如果发挥运用的好,他们都能取得成功,可现实是绝大多数人一生都非常平庸,没有大的作为,纠其原因,缺少识人的伯乐,只有那些勇于牺牲自己的人,才能照亮别人,如唐朝大诗人李白的成名,是因贺知章推荐的缘故,贺知章看了李白写的诗,特别是看了《蜀道难》篇,称李白是个下凡的仙人,立即向皇帝作了推荐,后果是李白从此名声大振,而贺知章自己的诗却受到影响,名气也比李白小多了,设想,如果他当时不去推荐比自己能力强的李白,个人在诗坛上的地位就会比现在高一些,李白就不会取得现在的诗坛霸主地位,而被历史早早的埋没掉。可见伯乐识人,必须有一颗高尚的心。

六、艰难的生活经历。莫言长期生活在社会基层,生活经历艰难曲折,造就了他可以用一颗普通的心去看社会,这是很多大名作家们所无法比拟的,他写出的东西充满了民族味、生活气息浓厚,而一些被官宦推崇的名作家,所写的东西,只迎合了少数人的口味,人民大众是不认可的。现代社会,也有一些作家,以公子王孙,女王皇妃为素材写作,把文学引向歧途,这类文学,虽然表面上看点击率很高,迎合很多青少年的心思,就像古代的艳体小说那样,让人饱一饱眼福,但实质上是文学的倒退,低级庸俗,也同官宦文学一样,不能长久立足,只有像莫言的小说那样,富有文学性、艺术性、通俗性,才能真正成为中国文学发展的方向。

一言之堂,定有荒谬,然此时举国下上通议莫言,本人敢不竞起而响应之,而徒畏班门弄斧,佛头着粪之叽哉!敬请诸君赐教。

相关文章关键词

《为什么莫言能得诺贝尔大奖》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