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踏雪
岁月的脚步总是匆匆忙忙,不经意间,时令从小雪、大雪一下更替至新一年的立春。时光如流水,载走人间多少沧桑岁月,更多的时候,看着日历上翻过的一页页,不禁悲从中来。
趁着假日,我去了城郊,径自爬上岁月的枝头,欣喜的感受着时间的递嬗。
这里是津京大地,北靠燕山,南达沧州,西接冀川,东临渤海,每当朔风越过长城到这一带时,似乎少了当初的遒劲。“燕山雪花大如席”,这是夸张,大如席面的雪花不曾相识,但广阔的平原上携裹而来的雪花已成了生活中的胜景,虽说立春了,但这里依然朔气凛冽。每当江南莺歌燕舞、杨柳婀娜时,这里依然是满目的凄凉。一个人踏雪而行,现实的意味、历史的痕迹,全部纷踏至来,心底已经热血沸腾;一个人踏雪而行,感情已经单纯的不暗世事,剩下的只有发狂的天真;一个人踏雪而行,可以无折无栏的大哭一场了,祭奠隔年的失败、祭奠远去的爱情;一个人踏雪而行,告诉你,只有漫天飞舞的雪花,像一阙优美的诗歌、似一句苍凉的比喻,无论如何,自己在其中能找到准确的定位,哪怕一藤一树一石一叶一花。
纤纤雪花,在平原上飞舞,在海河边摇曳,从小雪、大雪直至立春,翻越了季节的山峦,到了今天,变得越发温柔了,看吧!小巧的雪花沾到了我的眉毛、脸颊上,前一刻还有形状,刹那间这自由的精灵不知去哪了!每到这时候,心情是原始的寂寞和单纯,根本寻不出一点生活中的杂碎琐事,心情只有漂浮于雪花的高度,轻舞、飞扬。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诗经》中的爱情,从那个时代飞到现在,在我耳畔久久回旋,踏着雪花,不禁思古之幽情了。说好的,今天的踏雪不谈感情,但是我着实庆幸现在一无所有,想谈也不知从何说起!漫步雪中,卸下了疲惫,连日的职场生活熬得似乎没有了本性,只有伴着雪花,或歌或思,这才叫真正的自己!
津门的正月初一,爆竹齐鸣,空空荡荡的平原上,我究竟不知道从哪个方向传来的爆竹,只是自己顾着脚下的路。雪花飘飘洒洒,置身旷野,天成了地、地成了天,人也似乎伟大了。眼前,蓟塞披霜,平原负雪,此刻,自己的感情经历总是微不足道的,西北方向,就是金代的燕京、元代的大都、明代的盛京、清朝的京师共和国的北京吧!当僧格林沁一败八国联军于津门六里台、阵亡八里台时,这年的雪花真正覆盖了一个民族!原来津门要塞能撩拔人内心的仇恨!只是一百年后有个中华猛将这样向世界吼道:西方列强在海岸在海岸架起几颗大炮,奴役一个民族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一年津门依然大风潇潇、雪花飘飘。
在时光的河畔漫溯一道道历史的沟渠,荆柯在雪花的悲鸣中,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一片镐素,白色的大地、白色的苍天、白色的燕国太子丹,高渐离击筑,众人和而为歌“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一去山高水长,这一去丹心照汗青;云横秦岭、雪拥蓝关,按理说衰朽残年的时候了,韩愈应该安享晚年,文起八代之衰,这个备受后人推崇的文人在风雪正紧之际,只身一封朝奏便赴向潮州,可怜的小女儿都冻饿而死,可是这个当面做过京兆伊的韩文公硬是越过了蓝关,是为潮州侯,革除弊政、改革陈旧,今天的潮州,高高的岗丘上,一方韩公祠,享受前年祭祀;千山鸟绝,万径人灭,孤独的大江都封了,可是有个老翁,孤舟、寒江、芦苇、斗笠,他叫柳宗元,河东永济人,在这孤山寡水苍凉寒彻之地,或许真的没有人能明白他一杆鱼钩究竟在钓什么,或许除他之外没有第二个人知道;辕门外,大山边,送走武判官只隔一夜,“千树万树梨花开”,对了,岑参依然备战,加紧提防,或许士兵枕戈待旦,北边依然有个民族虎视眈眈………这些平平仄仄诗歌、历史故事反应了一朝文化,一代故事,也浓缩了英雄文人的报复和骄人才华,在他们眼中,雪花来临之际是感情升华的土壤,是人性追求的意境!
那么我呢,风雪纷飞之际怎么办呢?!是的,春色来天地,尽管朔气如磐,可是春天已在风雪中落了脚,正在大地的母腹中蠕动。内心有一个目标,只管大胆往前走,相信自己迈出的每一步铿锵激越,路边的花蕾将应声怒放!!
2013年2月10日于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