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落花委地无言,留香阵阵

落花委地无言,留香阵阵

2013-10-14 16:05 作者:言曷 阅读量:26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曾经想居于青春的自己能够变为众多繁星的一朵,没有实现而最终自己也成为沧海一粟,满怀欣喜地去做自己擅长做的任何事,最后心怀不忿自己无论何事都是被人狠狠地压制,甚至有时候不免怀疑自己多年积累的努力在那朝一捻而碎,毕竟有足够的实力去实现我的文学梦、羽毛球梦,没有达到最佳或顶峰就是对我的不负责任。然而民国时期的那位先生无声委地,在他正值巅峰的时候遁入佛院,就在上星期心情郁困加之感冒发烧,身体提不上力,喉咙亦是,径直随心逛到李叔同纪念馆。位于佛院,生于尘世,寂于极乐。

浸润在佛学浓重气氛中,纪念馆是典型的一栋佛教建筑。进门前两侧门神威严耸立,两旁的阁窗雕满佛教罗汉的个别姿态,分立四根盘龙柱。从门外仔细一瞧,砖绿的屋顶也在两侧弯成四分之一的圆状,在开元寺中轴线上的道路直通我认为黑森森甚至感觉有些恐怖气氛的中堂。中堂前还有一尊陶瓷雕像,雕刻着先生令人熟知的佛教信徒模样。陶俑雕刻突起代表着圆寂前并未脱下的袈裟,脸上挂着似笑非笑的表情,两旁玲珑耳朵提醒着这位出道并附盛名的儒者,炯炯有神的目光坚信着世界上美好很多,紧闭的嘴唇透露出他余生还未说完的哲理,站身挺立相信死神并不让人恐惧,似乎还在头脑内回荡那首悼词配上美国福斯特的曲:月落乌啼,梦影依稀,往事知不知。汩半生哀乐之长逝兮。一幕放大数十倍的“悲欣交集”横贯在他那使人感惧如佛祖的照片歌谱事迹室门前。和许多佛教徒一样,初始踏进室内便感觉威严之感从心内而生,对金像塑像的佛祖的崇敬之心也在这里产生了。

沿中轴线走到尽头便是正大门,顺着从左往右的顺序参观他的事迹室。左右两侧安置着众多中型佛像,它们都被安放在一个个的玻璃箱中供人观赏,估摸着是怕人的脏手玷污上那些尊贵的得道高僧,还陈列着供人们欣赏的李叔同的众多字画,也有笔砚文具及平时所用卧床枕帐。两侧还有路径可通往镇寺的大雄宝殿。被他们包围的正是李叔同的事迹室,可以说是对李叔同投身佛教的极大承认及极大的尊奉(在那个年代里,身处巅峰却要寄身佛院亟需勇气)。事迹室实际上是一座闽南传统建筑,即是“手巾厝”,开间3—4米左右,进深并没达到此类建筑的标准。只留一道门供人进入,内里又用镁黄灯分别照亮于清代末期和民国初期拍摄的黑白照片,透露出神秘气氛,清晰地展示了李叔同先生的成长轨迹。也按从左往右的顺序参观这些照片,可以从中得出先生从小的多才多艺。先生一幅换上京剧服装扮作花旦的图片可以媲美梅兰芳先生。走着走着也就换到了先生投身佛教的图片,此时场景也从先生圆寂换回到先生小时的模样,中间用先生的一幅油画像醒目地挂在两个分块中,从远从近都能感受到先生的慈祥气息,诡异地感到画像中的先生眼神都在偷瞄着参观于此的人们。这么说吧,近看便像觉着他在似怒非怒,笑容犹如蒙娜丽莎的微笑般令人捉摸不透;远看也觉着先生在洞悉一切,不然也很难发出悲欣交集的感叹,范仲淹先生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按李叔同先生看来都集中在他的身上了,这不,也游到了先生鼓励弟子参与抗战和先生同抗战人士的照片——先生仍然有着满腹才华也有蛮济天下之心,欣在于自己仍能为祖国贡献力量,犹记得“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悲也许在于自己浮浮沉沉的遭遇(仅按个人理解)。后屋也许还能逛到一池(夏)荷,现时却凋零一片,仅剩原本寄身的几片苔藓,后来总算有些绿意陪伴着大师这座纪念馆,心内转念所想到纪念馆宣传书上有附着后屋夏荷茂盛的场景,也许令所有慕名而来的人们大失所望。

后屋也再无旁径上去那通往大雄宝殿的路径了,欠步回来黑漆中的镁黄世界。先生所谱骊歌曲谱便被供着放在我眼前。音符飞扬在一行行标准华丽的五线谱上,先生极富禅机的行书书法解释着配乐的歌词,末尾还有力地印着先生所雕刻之印章,大概是悲欣交集此四字,由于置于玻璃箱保护中不太容易看清。从中脱出的目光四目鹄望,顿感已被先生画像目光所聚焦,此时先生的嘴也略微蠕动(后来想想那也是油画的灯光效果),心内感觉便被吓了一跳——先生前往极乐必定是被赋予通灵所在,其灵定也在注视着来此参观游玩的游众,也必定用生平事迹提醒来此并需要光明及指引的普通人。

先生生前名声显赫,成就不凡,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和诗词,为现代中国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中兴佛教南山律宗著名文学家曹聚仁、画家丰子恺、潘天寿、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门下。但时局黑暗腐败,自己又无力改变现状,现实与理想产生了差距,留身尘世自己已获得的一切极有可能荡然无存渐渐认识到人生之痛苦。投身佛教后,先生仍不忘国难,虽然也最终在佛教领域做出自己的一番完美成绩,但依先生的能力,倘若和平时局,先生成果不该仅是如此。黑暗时局把先生变为沧海一粟,先生必须做出回应。先生尽力做出自己的努力,也不管着自己当初的远大志向,时局陡变,若是先生仅顾自身得失,恐怕将失去一份积极力量。先生的实力无人怀疑,先生没有达到自己艺术巅峰也众人可惜,可最终先生做到了一点:自己多年积累的努力没在那朝被一捻而碎。

怅然若失于自身被人压制,实力所够就无需怀疑能达到之所高深境界。先生如是说:“利关不破,得失惊之;名关不破,毁誉动之。”如是而已,先生说的如此动听,远赴历史告诉的仅是如此,先生早已把握佛理的短小精悍意蕴深刻,一席话也完全报答了来此具有特殊目的之人。先生面挂的似笑非笑已经具有了佛的初期雏形,先生不视太重得失心,也许真如其所说,单纯即是佛。

原本要盛开满世的花被来自外力的摧残,但花落到一半却还是绽放地令人赞叹,尽管高度未达到偷向屋檐的程度。先生寿命自然终结便在寺庙中圆寂而去,落花委地无言,圆寂时刻也才临近晨曦才被人所知,留下许多让人欣赏的音乐、绘画作品,可谓是留香阵阵。先生平时所著诗集中便有“落花委地无言,留香阵阵;春光长逝不归,永绝消息。”的诗句,应当在平常时便能把握平常心,平正对待各种不得志,也总有一片天地值得自己去闯荡一番。

就是这么一番不经意的游历,也解了心上长久的枷锁。已是冬天,落花并不让人惊奇,惊奇的是他们的无言。真希望冬天可以缩小而变短促,也希望花留香能够长久许多,把土地变为保留花香的极佳容器。跪地长久,可以感觉留香之人如此之多。尘归尘、土归土,也许再盛名于世的人终也归于尘土。要把我委地,我可无言,仅是早一步步入尘土,提前结束自己的花开历程。

相关文章关键词

《落花委地无言,留香阵阵》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