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画’二则
(一)
向晚,夕阳漫洒,半坡皑皑,披霓裳而媚。
坡下,稀疏空枝,浸寒烟中,渺渺……隙间,未知源一线,破冰融雪而潺潺,蜿蜒斜过,去无向。
溪侧,三五村居,青瓦白墙,袅烟轻直。几株婷婷玉树缀点其间。窗,若有光,似闻人声。矮墙外,鸡闲、犬欢。
望长空,绯红染,淡云不流,霞色漫沁,半娇、半嗔。
近,红梅闹斜枝,两雀相依,似轻语。
是境,宁静、安详。观,而醉身其中。
(二)
若晨。气清怡,心畅。遂,逆溪信步游。
至溪之源,一泓清潭,水清而洌,深可视其底。偶见游鱼二、三,闲适其中,令观者欲随其同乐。
潭边,林荫深浓,风住而叶静。掩映处,有草屋隐其后,移步而往,至,探身张目,见轩窗洞开,临窗有一生,侧坐,漫卷诗书,仰目而神凝,耳侧聆。逐其目望之,百丈之巅,悬一瀑,临绝飞泻,似银龙归潭,啸声震天,慑万物惊而静默······
正醉,夫唤,惊而神归。噫!神走,随画入境而乐游其间。掩口,笑与夫语之。夫戏谑:次,勿忘携吾同游!
此画,淡施墨色,勾勒随意、洒脱,浓淡有致、高低错落。三尺之绢,数笔之写,高峻百丈余,境深幽,林茂浓,飞瀑,清潭,闲居,隐,可见贤士,百鸟……无不尽现其中。
赏秋迟之画作,令视野阔,乐神往。抚掌轻叹: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