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为霞仍照人
他希望和平,参加过的大小战役记不清;他希望下一代健康成长,家里的孩子、邻家的孩子、学校的孩子,他都关心。他就是大阳岔镇大阳岔村的罗文亮老人。
罗文亮原籍山东省,1945年,刚刚18岁的他参军入伍,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华东野战军某部担任排长。参军以后,罗文亮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抗美援朝等大战役,多次荣立三等功和四等功。1954年,罗文亮退伍回乡务农。1966年,他领着一家老小闯东北,落户到现在的大阳岔镇大阳岔村,如今,老人已经83岁了。
罗文亮年纪大了,儿女不让他干活儿,可是他闲不住,总想找点事做。总结自己的人生经历,他认识到,就因为自己没有文化知识,于是受了苦。在部队的时候,本来是可以做出更多贡献的,就是因为自己没有文化知识;退伍回到地方以后,本来是可以做一些工作的,还是因为没有文化知识,铺展不开。由此,罗文亮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从教育自己的孙子开始,教育邻家的孩子和学校的孩子。从战争到和平,从贫穷到富裕,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教育孩子们努力学习,将来建设家园、建设祖国。教育孩子们学习,罗文亮自己也学习。他自己收集、购买书刊阅读学习,还让在镇上工作的儿媳把看过的党报党刊拿回来给他学习,以此掌握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再把了解到的信息、学习到的知识讲解给孩子们。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已经成为罗文亮老人最大的愿望。
罗文亮的家就在大阳岔镇的镇街上,镇上的中小学也在镇街上。每年的各种节日、纪念日,老人都不忘到学校为学生上一堂教育课。老人所做的工作受到孩子们的欢迎,也受到孩子家长和党委、政府的认可,省关工委和精神文明办授予他关心下一代工作荣誉证书。
罗文亮在部队的时候,就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在朝鲜战场上,一个陕西的学生和罗文亮保持通信一年多,在书信往复中互相鼓励,互相承诺,一生都要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多少年过去了,曾经的激情化作一生的心愿,长留在老兵的心里,如天边的晚霞光彩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