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小河口新村的节日

小河口新村的节日

2013-10-18 20:35 作者:于秀成 阅读量:31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前依公路,后靠火车站,新建的民房横成行、竖成趟,褐色的磁瓦、白色的外墙,防盗门、塑钢窗,就像一座座小别墅一样。小区里铲车、轧道机在平整道路,大小车辆进进出出,人们在往新家里搬运东西。可爱的小麻雀们欢快地飞来飞去,在每一个房檐下端量,精挑细选它们的新居。

10月30日,气温回升,江源区石人镇小河口新村更是暖意融融,因为这天是小河口村水毁房屋居民喜迁新居的日子。小区内家家户户兴高采烈,放鞭炮、贴对联、燎锅底,此情此景,岳凤英家房门上的红对联可以形容:“喜气溢新居,祥云绕屋宇”。

居民岳凤英一家第一个搬进新居,屋内铺地砖、刮大白、吊炕、扣板棚,厨房、卫生间墙壁砖到顶,卫生间里安装坐便,和楼房没什么两样。岳凤英说:“他家原先的泥草房只有30多平,全家老少三代居住,本来住房条件就差,在今夏的洪灾中,房子又被洪水冲毁了。原以为这日子没法过了,没想到绝路逢生、因祸得福,如今住上了这么好的房子,面积65平,全家也够住了。”

小河口村水毁房屋居民都与岳凤英有着一样的同感,小区内第二个迁入新居的宋玉清老太太说:“今天搬家,头天晚上我都没睡着觉,我一直在想,我是不是在做梦。我在这村里住了30多年了,原先的老房子低洼,春天化冻和下雨时就进水,这个水不缺就缺喝的水,因为没有自来水,我们出去打水得走一个多小时的道。吃点苦就吃点苦吧,没想到今夏的一场洪水又把房子毁了。没有家的那段时间我都觉得没法活了,万没想到还有今天。我原先的房子60多平,现在的新房也60多平,可是却有着天地之差,不光是房子好啊,什么都好,那自来水龙头一打开,水流哗哗直响啊。”

今年夏末秋初,江源区遭受洪水袭击,小河口村有85处房屋遭到水毁,150户房屋进水。为了使受灾群众尽早住上暖房子,江源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投资1600万元建设小河口新村,新村建设总户数78户,总占地面积6.6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232平方米,户均建筑面积60平方米,还建有库房26平方米,院落面积131平方米。每户均两室一厅,内设卫生间、淋浴室,给排水、供电、通信、街路等基础设施完备。

新建村部600平方米,村部内设“两委”办公室、图书室、电教室和党员活动中心,同时建设卫生所、超市、浴池等便民设施,并且规划了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的村民文化休闲广场。新村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将在明年7月前完工,按照规划设计,新村内道路全部实现硬质化,道路两侧栽种行道树,各户院内铺设方砖,门前设美化栅栏,栅栏外两米处建绿化带、花台,同时主干路及村部广场设路灯。

江源区石人镇委书记于淼介绍说:“小河口新村建设自今年8月21日正式开工建设到10月30日止,平均每天建设一户还多的居民房屋,现在农居工程已全部完工,已有55户农民入住,其余23户农民正在新房装修,预计在入冬前全部入住。

据了解,江源区今年突出解决遭受水灾群众住房问题,结合保障性住房建设等优惠政策,通过简化手续、减免税费等措施,采取争取省市补助一部分、包保部门帮助一部分、社会捐赠一部分、政府集中采购省一部分及废旧材料利用一部分等多种方式,投入资金1956万元,新建住房251户,1.441万平方米,维修359户,2.125万平方米,同时结合华能煤矸石电厂拆迁和新农村建设,在红石村、小河口村异地建设两处新村,安置灾民117户,确保了入冬前倒塌房屋和受损房屋完成重建修复,群众及时入住。

相关文章关键词

《小河口新村的节日》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