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我的2013年
我想学...
学古代经典《庄子》《孟子》 《荀子》《周易》,结合体会摘取《诗经》、《宋词》精彩片段并把它们灵活演绎。
学习《文心雕龙》和《中国文艺理论批评史》,理清古代文学的脉络。
继续走进外国哲学,西方文艺理论的殿堂,在比较思考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大量读优秀的诗歌散文。
接触中外著名小说。
在兴趣中品享,激情奔涌时抓住灵感,挥笔成文。
我想去...
最想去的是欧洲,去文化发源地德国、法国、意大利,在漫步静思中品味西方的文化。
想去云南丽江,在别致的民族风情街流连。
同学告诉我,西藏布达拉宫最美,蓝蓝的天空,令我神往,迫不急待。
向往九寨沟幻彩的原始状态,一直没有实现。
不论去哪里,都想呆上一段时间,而不是蜻蜓点水,带上电脑,做好笔记,现场采访,当天任务当天结。如果有个伴儿,协同配合,相互照应,这样的想法能实现,可世间有几个像我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呢?人们为生活基本需求忙碌着,所以在没有依靠的情况下,能挺身走出去,需要相当的勇气,非常人也。
希望获得...
希望获得的不是财富,而是厚厚的文化底蕴。
当青春不再的时候,文化的序幕徐徐拉开。旧的流逝,新的开始。
过年,过的什么,一个新劲儿。辞旧迎新,家家贴上春联,写上自己的心愿,讨个吉祥,实现自己一年来最大的愿望。
过年,人们赶在三十前洗澡,穿新衣,车疾人忙,超市里的东西好像不要钱,人们匆匆往里捡,回家过大年,除夕成为新旧的界限。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过节迎新,观念延续的习俗。
岁月年轮不会倒流,旧的繁琐的使人疲惫,清新向上令人振奋。不再留恋中徘徊,不为暂短的舒适随波逐流。喜欢的事业不放弃,一直做下去。不问出处,不计得失,忘掉自我。
在前行的路上收获,收获一个又一个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