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脆可口的油炸南瓜花
前两天老家亲戚来县城,带了袋南瓜花干给我。当晚,我与妻子一起下厨,学着母亲油炸南瓜花的样子,油炸了一盘,端上桌,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儿子更是嘴馋,连夸好香好脆。吃着香喷喷的油炸南瓜花,我又似乎回到了童年那快乐的时光。
我家在农村,房前屋后都是自己的菜地。每年春天,母亲都会种上几十颗南瓜种子,几阵春雨过后,南瓜苗飞速生长,不消两个月,长长的苗儿爬满了菜地,那荷叶般的南瓜叶铺天盖地,满满的一片绿。盛夏时节,南瓜苗开始开花了,起初三两朵,不出三四天,绿油油的菜地,无数金黄色的南瓜花格外惹眼,迎着太阳,像个小喇叭在尽情歌唱,引来无数的蝴蝶、蜜蜂。看着这鲜艳的南瓜花,我们几个调皮的伙伴都想采下来玩。母亲发现了,狠狠的训了我们一顿:“把花都采了,哪还有南瓜呀?”采南瓜花,是有讲究的。
原来,南瓜花有雌雄之分。雌花开得较早,数量也较少,花冠也大些,最明显的是雌花的花托上长着一个小小的南瓜,授粉后,花瓣枯萎,小南瓜便慢慢长大。而雄花花托上没有小南瓜,数量多,从南瓜苗根部到尾部,星星点点全是。南瓜花都是晚上开,头天黄昏还是花骨朵,第二天一大早便是黄艳艳的了。天刚擦亮,南瓜花丛中就开始热闹了,蜂、蝶早已在传授花粉了,这些雄花的使命就完成了。雄花花期短,火辣辣的太阳下,当天就焉了。于是,雄化便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
母亲起得早,太阳刚照到窗边,她便惊扰我的美梦,唤醒我去采南瓜花。我懒洋洋的磨蹭半天,背上小竹篓,嘟着个嘴来到菜地上。南瓜花芳香,伴随着清晨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熏染了我的心田,睡意全无,突然间变得精神抖擞。跳跃着在南瓜地里,小心翼翼地采着每一朵花。母亲说,雌花不能碰,碰到了的这朵就会焉掉,结不了瓜。我不知其中的奥妙,也没敢去做个实验,或许这南瓜也像怀孕妇女,不能有剧烈运动,否则动了胎气。
待到回家吃早饭时,我已采得满满一篓。南瓜花的吃法很好,可以素炒,或炒鸡蛋,而最好吃的还是制成“米粉南瓜花”干后去油炸,而且还可以保存几个月,这也是家里最常的吃法。平日里要上学,做南瓜花干的事由母亲干了,到了星期天,或是节假日,这活就落在了我身上。
制作“米粉南瓜花”,看似简单,但绝对是个技术活,城里长大的孩子肯定没这一手。先要将南瓜花去掉花蕊、花托——其实这些留着更营养,但为了做出的南瓜花干好看,就去掉,而只留下花瓣。用清水将花儿洗干净,放在盐水中泡上个两三分钟,再捞出来,一朵一朵沾上粉。老家都是用米粉,而且还要一半粘米一半糯米的粉,这样做的南瓜花油炸后才更香脆。沾粉是一个关键技术,太厚和太薄油炸后的口感都不好。沾好粉后,一字而排在蒸笼上,放在锅里蒸上个三五分钟。蒸功夫还得真功夫,没蒸熟不便保存,蒸过了火又会烂,不美观。刚开始学做时,我也难过这关,慢慢地摸出了个门道,到后来,这功夫还得到了母亲的夸奖。蒸熟后,又得将南瓜花晾在竹篮里拿到太阳下去晒,要是碰上阴雨天,也难不到我们,蒸完后的灶堂里尚有余火,舀去水,将南瓜花排在锅里,利用余温烘上个上午,也能烘个八九成干。
这南瓜花是天天有,光自家吃是吃不完的,就得拿到街上去卖。九十年代都还不兴农村特产,城里人来买得少,自然没有什么好价格。而如今,人们都讲究吃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南瓜生命强,不怕虫,不用打药,施点农家肥就够了,因而南瓜花就绝对是有机食品,且制作过程不加任何食品添加剂,一万个放心。况且,科学研究表明,南瓜花富含胡萝卜素,对肺癌、胃癌和恶性淋巴肿瘤具有防癌的辅助功效。这么说来,这南瓜花不仅好吃,还是健康食品。于是乎,乡下人自己爱吃,城里人也抢着来买,现在上好的南瓜花干都卖几十元钱一斤了。
香脆可口的油炸南瓜花,带来的不仅是美味,还勾起我美好的童年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