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H章上 花怒
又是一轮明月当空,一根细棍支窗,月光如水,流淌在房间里。花非花轻轻抚着琴弦,却是一曲《花离枝》。此曲不过在茶寮听玉流香弹奏一遍,但以他的音乐敏感,以及音乐才华,竟将其中音律节奏记得八九不离十。但此曲,花非花初听之时,就已知十分不易,再亲手弹奏,更是难上加难。他停下来,苦苦琢磨,如何能够弹出玉流香那般神韵,越想越觉得对方是个天才。
忽听噗地一声,从窗外投进一枚石子将烛火打灭。花非花喝一声:“谁?”将玉流香赠送的那把绿绮琴一卷,裹在红布当中,抱在身上,人已追出去。此琴贵重,断不可离身,何况琴剑公子向来是琴不离剑,剑不离琴,琴剑不离身。到门口,只见月光下一道身影从对面屋顶掠过,花非花连忙跟去,一追一赶,人已纵到十里之外的荒郊。那人脚下依旧不停步,轻功似乎要比花非花略胜一筹,花非花苦追不上,而他反倒显得气定神闲,有时亦会故意放下脚步,等着花非花赶上。
再奔出十里,四周显得更加幽静,那人忽然停下。花非花暗喘一口气,拱手道:“前辈何方高人,有何指教?”那人转过脸来,花非花失声叫道:“师父?”接着连忙跪下见礼。
公孙祚微微一笑,将他扶起,道:“几日不见,轻功见长啊。”
“全凭师父教导。”
公孙祚微微一笑,道:“我的本事也是稀疏平常,倒是教你弹奏《花离枝》那位少年,才真正一位高人呀。”
花非花暗忖:师父想是听到我在客栈弹奏此曲,但此曲乃是玉公子自创,师父怎会知晓?不禁问道:“师父难道与玉公子相识?”
“为师也不过刚刚与之邂逅一场。此人深不可测,不知出自何人门下,仅他身边的书童婢女的那一身武功,就可称作当世武林一等一的高手。当时南宫世家十二金尊,误将他当作北冥世家三公子北冥辙,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十二金尊分作一左一右,将她们夹在中间。为师正想着出手相助,不料那书童忽然出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夺左面六金尊手中兵刃;而那婢女一柄短剑,如鬼如魅,竟令人看不出她的任何招式,连伤右面六金尊手腕,使得兵刃落地。十二金尊惊惧非常,半晌才缓过神来,估计也是被这鬼神莫测的招式吓破胆了吧?而此时,玉公子便对我说道:‘这位先生仙风道骨,想必不是泛泛之辈,可否赏脸与在下共饮一杯?’就这样,为师便与他坐到一起,谈话中,他忽然要借为师鸦琴弹奏一曲,弹得就是这一曲《花离枝》。但弹到一半,他就不肯弹下去,说道;‘此曲尾声甚是凌厉,在下此刻身边无琴,弹破宝琴,可再也赔偿不起。’为师听他话中有因,但初次相见,亦不便多问。对了,非花,你与这位玉公子是如何相识的?”
阿全夺赵家四虎兵刃的情形,花非花已然见过,而南宫世家的十二金尊在武林也算赫赫有名,不料竟这般轻而易举被玉流香书童婢女制住,不由暗暗心惊。忽听师父问起与玉流香如何相识,便将前事叙说一遍,又把绿绮琴拿出,道:“这就是绿绮琴,师父请看。”公孙祚一见,虽然在夜里不能观察入微,亦知是一把好琴,不禁赞叹不已。
“师父若是喜欢,弟子就将此琴送予你吧?”
“万万不可,这是人家送你的东西,为师如何能受?”
“有何不可,此琴玉公子既已送给我,就是我的东西,我爱送谁便送谁。”
“非花,你在琴艺上的造化,其实远胜为师,这把琴应该是你的。你日后若能将本门发扬光大,就是对为师最好的回报,比送任何名琴更令为师欣慰。”
花非花忙道:“弟子谨尊师父教诲,将本门发扬光大。”又问:“师父方才说,南宫世家与北冥世家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难道他们之间又什么过节么?”
“近百年来,江湖中一直由四大家族统领着,这四大家族不仅是武林世家,高手辈出,而且家财万贯,富可敌国。非花,你可知道这四大家族分别是哪四家么?”
“东南西北四大家族,分别是东郭、南宫、西门、北冥。”
“不错。东南西北四大家族分立四方,谁也不服谁,明争暗斗,欲于一统江湖。特别是南北二家,向来势同水火,一心想兼并对方,近二十年来,大小战争不下百次。南宫北冥的战争,实际上就是南北武林的战争,双方结怨已深,不容化解。十年前,北冥世家联合契丹草莽,突袭南宫世家,杀尽南宫百名高手,连同南宫大公子也在那一场战争中丧命。南宫世家誓报此仇,因此见玉流香,误以为是北冥辙,十二金尊才会痛下杀手。但北冥世家偏居北海,又受当地回鹘政权保护,南宫世家不敢贸然行动。这几年,北冥世家很少南下,南宫世家要报仇雪恨,只怕不易。”
对于东西南北四大家族,花非花亦有耳闻,只是不像师父所知的那样详细。忽然问:“师父,我们昆仑山是属于哪个家族统领的?”
“昆仑山位于西北,不属西门,不属北冥,人支稀薄,任何家族都不会放在眼中。”
公孙祚只有花非花一名传人,长居昆仑,少与武林来往,确实是人支稀薄。花非花听师父说起,曾经有位女人给他怀过儿子,取名公孙冶,如今却不知流落何方。本来公孙剑法是要传给他的,但公孙冶后来不知为何无故离开昆仑山。师父不说,花非花也不便相问。再后来,公孙祚在明月沟找到花非花,便将毕生所学传授,花非花天资聪慧,青出于蓝,领悟出《酒狂》剑法,名著江湖。
“对了师父,你老人家怎么忽然到滁州来?”
“为师听说滁州城最近热闹得很,所以下山走走。”
花非花惊道:“难道师父亦是为那霓裳羽衣谱而来?”
“霓裳羽衣谱失传二百年,忽然在此出现,而且传言其中暗藏绝世武功,引得江湖厮杀不断。”公孙祚沉吟片刻,道:“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忽听远处小树林中断断续续传来哀嚎,公孙祚眼光一掠,道:“非花,去看看。”花非花点头,循声而去,只见月光星星点点撒进树林,刀光霍霍。一名少年跌跌撞撞跑来,在花非花面前忽然扑地,手里正紧紧抓着一本蓝皮书册,上用金线绣出“霓裳羽衣谱”五字。他的身后,正追来十多名大汉,其中就包括赵家五虎。
花非花蹲下将那少年扶起,见他鼻青脸肿,嘴角挂血,受伤不轻。赵家五虎一见花非花陡然出现,不敢贸然前进。和他一起的不明就里,依旧冲上来,花非花从琴底抽出长剑狠狠在地上一插,微鸣不止,道:“诸位深夜未眠,在此吵吵闹闹,所谓何事?”
其中一人眼尖,看花非花琴底出剑,剑上镶弦,已知他的身份,拱手唱诺:“不想在此处遇见名震天下的琴剑公子,失敬失敬。”
花非花见他手中持着一双吴钩,剑柄铸着金燕子的纹饰,便道:“久闻姑苏燕子钩燕双飞大名,不想再次遇见,久仰久仰。”
众人一见琴剑公子在此,便不敢轻举妄动,仍紧握兵刃,虎视眈眈。这是赵家四虎上前唱诺,并将在场所有人介绍一番,有扬州胭脂帮的探花郎,手执一柄檀木折扇,确实也是一表人才,风度翩翩,但与玉流香想比,便又相形顿挫。此人因中过探花,吟诗作对自然不在话下,所以被江湖称为探花郎,但又因此人多情,流连烟花,这探花二字又有另一番意味。在他身后的,便是九华山门下两名弟子,擅用柳叶剑,分别名为吐珠、吞金。又有两名商人打扮的,名为商贾、贾商,分别以算盘毛笔作武器。更有那天台山的笑弥勒,武夷山的活阎王,活死人宗的不死鬼,狐狸门的野狐狸等等。
花非花想,这些人在江湖上也颇有些来头,而这位受伤的少年能够被他们追杀这么久,恐怕也不是简单的人物。忽听活阎王道:“我说花公子,这霓裳羽衣谱可是兄弟几个翻遍清流县,苦苦寻到的,你可不能不顾江湖道义,将它私吞喽。”他这么一说,众人立即七嘴八舌附和起来。
商贾装模作样,拨着算盘珠子,说道:“江湖规矩,见着有份,花公子若愿意,也可以与众家兄弟一起参详参详这霓裳羽衣谱的秘密。”
贾商道:“若不愿意,那就请不要与众兄弟为难,速速将李十三郎手中的霓裳羽衣谱交给我们。”众人又是一阵附和,但谁搜不敢上前。花非花听到“李十三郎”四字,心下一震,问那少年,道:“足下莫非就是复兴社的李十三郎么?”那少年点点头,显是受伤过重,已无力开口说话。
花非花向来仰慕复兴社,如今遇见复兴社成员有难,自然非救不可,缓缓将李十三郎报到树下坐着,从地上将剑拔起,淡淡说道:“寒夜已深,我看诸位还是早早回去安歇吧。”
笑弥勒嘿嘿笑道:“拿不到霓裳羽衣谱,兄弟几位睡不着啊。”
野狐狸道:“听花公子的意思,是叫兄弟几位空手而归啊。”
不死鬼道:“嘿嘿,花公子是想将那霓裳羽衣谱据为己有。”
花非花正色道:“这霓裳羽衣谱既是李公子之物,在下怎能据为己有,贪此便宜?”
商贾又拨着算盘珠子,冷笑道:“这便宜可不小啊。”
吐珠站出来悠悠说道:“我们辛辛苦苦才查到这霓裳羽衣谱的下落,可不能让着姓花的得了便宜。”
活阎王道:“不错,琴剑公子武功虽然高强,但也未见得胜过我们这许多人联手。他自然是巴不得我们趁早离开,好让他杀李十三郎灭口,到时那霓裳羽衣谱不就姓花了么?”
花非花见他们越说越不堪,心下怒不可抑,回头见李十三郎脸上微微动容,显然是亦是担心他们所言。当下将剑一横,道:“在下不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诸位若要苦苦相逼,休怪在下剑下无情。”众人见他将剑一横,不由不约而同地退后一步,始终对他心存畏惧。
探花郎将折扇一张,说道:“公子难道不知李十三郎是复兴社的人么?”
“知有如何,不知又如何?”
探花郎微微一笑,道:“公子难道不知,这复兴社乃是朝廷缉拿的反贼,公子与反贼为伍,难道不怕诛九族么?”
花非花心下一酸,如今他除了师父,哪还有九族可诛。即便是诛九族,又何足惧哉?当日为见明月,擅闯皇宫,已就犯下滔天大罪。想到明月,更是悲从中来,不能自己。记得她在桃花树下,说,花,以后我要做你的新娘。他一直以为,一句诺言,就可以当成永远。可他忘记,时间可以冲淡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