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单独二胎”政策的遇冷

“单独二胎”政策的遇冷

2015-02-02 17:51 作者:烟雨江南 阅读量:323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据报道,国家至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以来,如今的成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有数据统计,去年全国符合条件的1100万对夫妇仅70万申请生二孩,北京3万多家庭申请“单独二孩”,仅占符合政策家庭的6.7%。(中新网1月30日)

“双独”、“失独”家庭带来的社会问题,促使中国的“二胎”生育门槛逐步放开,“单独二孩”政策放开的一年,“再生”现象却没有官方与媒体预想的那样火爆,甚至有些冷冷清清。究其缘由,并非这些适龄夫妇不想生,而是生不起更养不起。

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医疗保险制度并不完善、收入与物价不相适应的当下中国,多生一个孩子就意味着多几倍的经济支出,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严峻形势下,再生育只适合那些中产阶级以上人群,对于普通的民众光是高昂的幼儿园学费、各种教育投入、两孩的人力财力投入就让他们望而却步。冷却的“单独二孩”政策,也折射出诸多需要完善的社会问题。

中国的教育投入成本太高,问题却太多,不利于全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公立幼儿园门槛太高、“僧多粥少”现象非常普遍,无形之间形成了社会的“三六九等”。而对私立幼儿园的管理缺位,又导致了一些私立幼儿园的唯利是图等管理乱象横生;一些培训班、兴趣班抓住了教育资源的矛盾,坐地起价加重学生家长教育负担。一些学校只注重升学率、创级争标的政绩秀而忽略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些老师把学生成绩与自身待遇紧密挂钩,甚至把学生视为“副收入”的来源;一些高校只注重学生的入学率而忽略就业率、只注重学术教育而忽略教育管理,导致就业、择业面单一、紧张等。

生活成本太高,物价与工资水平不相适应。一个孩子从出生、教育、就业、成家、工作,需要的人力与财力成本太高,在中国现有的情况下,一个孩子生活起居需要两个大人全职完成,在物价漫天飞、工资不涨的现有情况下,特别是单独家庭更是对再生望而却步。这其中还不能计算孩子的生病、就医等支出。

放开“二胎”生育政策,其初衷固然好。它既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也有利益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同时也能缓解我国逐步“老龄化”所带来的负面问题。但是,“二胎”放开不是一项孤立无援的独立政策,它涉及到社会各个层面的问题,需要其他政策进行配套和辅助并支撑,这项政策才能最终履行它的使命,让民众广泛受益。

其他人在看啥

    《“单独二胎”政策的遇冷》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