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反腐”是反四风的“侦察兵”
今年,中纪委开通APP引发广泛关注,该APP被称为“反腐通讯社”。随着反腐力度不断加码,政府正利用一些新技术手段强化对官员行为作风的监督,多地纪检部门用APP反腐,每部手机都成为了暗访器材,公众热情参与。
多地使用手机APP反腐 每部手机都是暗访器材。去年8月,河北秦皇岛市纪委通过“掌上秦皇岛”设置了“四风问题人人拍”板块。群众只要发现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干部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行为,用手机拍下来传到指定客户端上,纪委工作人员收到后会迅速调查。(北京青年报,5月8日)
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达5.57亿。可见,手机上网既扩大了互联网的覆盖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反腐利用这一上网方式可谓与时俱进,因而中纪委推出APP,各地推行“微信反腐”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反“四风”取得良好成效,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症结难点得到突破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四风”面上有所好转,但树倒根在。重压之下花样翻新,变种“四风”依然有迹可循。如公款吃喝由明转暗、公务用车另行落户、临时借用,送礼收礼花样翻新,其隐蔽性强、危害更大。在这种形势下,要准确捕捉到“四风”踪迹,监督的手段也要紧紧跟上。利用手机软件反腐、网络反腐,创新反腐手段与方式,顺应民众反腐愿望与热情的需要,畅通民众举报、反映问题的渠道,有助于民众主动参与反腐,用群众的慧眼构成一张监督举报网。
目前,手机APP等新技术手段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应用已经得到普及,这样通过“制度+技术”的合理搭配,有理由让我们相信科技手段能够充分释放群众反腐热情,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监督员,人人都能当好反四风的“侦察兵”。
其实,不论官员隐藏多深,一旦腐败就会露出马脚。只要广大民众加强监督,官员就会有所顾忌,从而使掌权者敬畏手中的权力、敬畏民众、敬畏舆论,摒弃“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有权不用,过期无效”等错误思想及做法。
国家与我们党发展的好坏,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或深受其利,或蒙受其害。利用手机软件反腐,是预防与揭露、进而惩罚腐败官员的过程,手机反腐软件是手段,也是健全制度与机制的反映。(作者:烟雨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