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红包终沦为断送前程的败笔
10月10日,湖南衡阳下辖的县级市耒阳有官员向爆料称,耒阳市原市长刘革生在衡阳市委原书记李亿龙落马前夜,曾“登门汇报工作”,并送了3万元红包,后事情败露遭免职。10月11日晚,据衡阳市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刘革生在李亿龙落马前夜送红包一事属实,并已因此被免职。
官员掐着点给上级领导送红包,这样的事情虽然不是少见的,但是第二天就给揭穿的,这还是少数的,毕竟运气给背到这样的程度,也是令人觉得荒唐的。而且就刘革生本人来说,在过去的日子里,政绩还是令人满意的,毕竟得到了衡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张贺文的高度评价。刘革生同志在耒阳工作两年时间里,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一道,紧紧围绕耒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推动耒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刘革生“夜送红包”折射出了当前一些官员的“困惑”,当遭遇晋升“瓶颈”究竟该如何自我释放。一些落马官员正是因为不懂如何去释放,做出了一些极端之事,例如运用权力“捞金”,获得金钱的“满足感”;或是消极对待不上班,“吃空饷”;或是如刘革生“另辟蹊径”,妄想通过“送红包”获得“晋升机会”。官员通过这些行为而来的“获得感”都是建立在违规违纪基础上,那么注定是“昙花一现”,并且还要为此付出“前程”的代价。
一次官员掐点送红包,爆出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揭露了多少游走于法律边缘之人的内心活动,这些都是体制内令人反感的一面,而且就现如今党员干部的要求来说,如何拥有大局意识强、民主作风好的一面,仍然将会成为主流的话题,不会轻易改变。
官员处理好的“晋升困惑”也是从源头上防腐。一方面需要官员自我调节,积极主动践行“三严三实”“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用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武装”自己,用“为人民服务”充实自己;另一方面需要党组织的宣传与监督,对基础纪律“警钟长鸣”,对态度怠慢“及时提醒”,对违纪行为“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