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时事评论 >陈莉敏:绝不能让“清水衙门”成为“监管盲区”

陈莉敏:绝不能让“清水衙门”成为“监管盲区”

2016-05-23 08:05 作者:作者 阅读量:362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5月17日,中纪委网站发布消息称,重庆市水利局党组织副书记、副局长、总工程师冀春楼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水利系统又一位官员应声落马,再次引发人们对“清水衙门”中腐败现象的关注。(5月19日 《法制晚报》)

据不完全梳理,十八大以来,水利系统中落马的厅局级及其以上官员已有近十位,被处理的涉及腐败人员,不仅有部委官员,也有地方水利系统的领导干部。由此可见,即使水利系统这样的“清水衙门”,也有“水不清”的时候。

其实,何止是水利系统?近几年,动物园、农技推广站、民政局、环卫中心等,都曾曝出腐败丑闻。比如,根据公众以往的认知,农技站无疑也属于“清水衙门”,甚至有些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部门。重庆市永川区农机补贴腐败案,却揭露出惊人的腐败黑幕:一张常用农机具秧盘国家补贴2毛5分,农技推广站先提1毛8分,站长再拿3分,剩下的4分留给骗取补贴的合谋企业。原北京动物园副园长、北京市陶然亭公园管理处园长肖绍祥涉嫌贪污罪、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北京市检二分院提起公诉。

“清水衙门”存在腐败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暴露出组织对“清水衙门”的监管相对薄弱问题。由于对“清水衙门”存在认识误区,组织在对“清水衙门”的监管上难免会存在松懈。可是,“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一旦“清水衙门”的监管缺失,官员贪腐的几率必然会上升。一系列“清水衙门”密集腐败、系统腐败的案件,就是最好的佐证。

治理“清水衙门”的腐败问题,必须多管齐下。一是“有案必查,查实必究”,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让“伸手必被捉”成为铁律;二是补齐制度“短板”,实现监督全覆盖,完善激励和考评机制,用制度堵住滋生腐败的“缝隙”;三是强化审计,推行信息公开,增加政务透明度,防止资金被截留、被侵吞。

其他人在看啥

    《陈莉敏:绝不能让“清水衙门”成为“监管盲区”》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